• 萧悫

    萧悫(约公元561年前后在世),字仁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生卒年不详,约北齐武成帝太宁元年前后在世。工于诗咏。天保中,公元554年(左右)入齐。武平中,公元572年(左右)为太子洗马。陈后主时,为齐州录事参军,待诏文林馆。卒于隋。悫曾于秋夜赋诗,其两句云:“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颇为知音所赏。有集九卷,(《隋书志》及《两唐书志》)行于世。

  • 刘绘
    刘绘 (458 年 ~ 502 年) 6 篇诗文

    南朝齐彭城人,字士章。刘悛弟。起家著作郎,后为齐高帝行参军。历中书郎。郁林王隆昌中,悛坐法将被诛,绘请代兄死。萧鸾辅政,救之。及萧鸾即位,拜太子中庶子。官终大司马从事中郎。

  • 王僧虔
    王僧虔 (426 年 ~ 485 年) 1 篇诗文

    王僧虔,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北朝时期刘宋、南齐大臣 、书法家,出身“琅琊王氏”,为东晋丞相王导玄孙、侍中王昙首之子。 在刘宋历任武陵太守、太子舍人、吴郡太守等职。曾仕于豫章王刘子尚、新安王刘子鸾帐下,所在皆有官声,又因擅长书法而被当权者所欣赏。萧道成建立南齐后,拜王僧虔为持节、都督湘州诸军事、征南将军、湘州刺史,不久升任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永明三年(485年),王僧虔去世,年六十。追赠司空,谥号“简穆”。 王僧虔喜文史,善音律,工真书、行书。其书承祖法,丰厚淳朴而有骨力。有《王琰帖》、《御史帖》、《陈情帖》等书迹传世。另著有《书赋》、《论书》、《笔意赞》等书论行世。 庾肩吾《书品》评王僧虔的书法定为中上品。盛熙明在《法书考》中将其书法列为中品。 王僧虔在书法理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在书法理论上的独特建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王僧虔提出书法要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在他看来,书法不是下门单纯再现的艺术,它没有具体可见的对象,书法家必须通过感情和想象把不可见的东西化为具体可见的艺术形象。为此,他在创作中,就得一边想着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一边又要想象出可见的书法形象,做到心得手应。使书法形象具有感人的生命力,在美艳之中透出深厚的功力。既要循规蹈矩,又得驰骋想象,这是不是互相矛盾呢?当然不。因为王憎虔这里所说的“想象”,不是不着边际的凭空幻想,而是与现实生活中美的形象相通的一种思维活动,如把握下笔的轻重时,就要分别想象轻而薄的蝉翼和浓而重的云块。因此他反复强调,书法艺术既要遵循一定的规矩法度,又要放开手脚,富于想象,不为规矩法度所束缚,这样才有创造性,才能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这一主张,实际上对包括书法在内的一切艺术的创作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王僧虔提出“天然”与“功夫”,“媚”与“力”这些美学范畴。这里的“天然”,是指书法家的天赋条件,在书法方面的天资;“功夫”是指后天用心学习和书法实践的程度。“力”指书法骨力,是先天才能同后天学习相结合的结果;“媚”是美好的意思,指书法艺术的形象美。他认为,对书法艺术来说,这几种因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只有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书法艺术形象。根据这个道理,他对历代书法名家及其作品逐一进行评价,指出他们或天然有余,而功夫不足;或媚气十足,而骨力恨弱。总之,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

  • 王容
    王容 (? ~ ?) 1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王枢
    王枢 (? ~ ?) 3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王微
    王微 (415 年 ~ 453 年) 5 篇诗文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景玄。王弘侄。善属文,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初为始兴王刘浚友。微素无宦情,江湛举为吏部郎,不就。与何偃书,深言尘外之适。常住门屋一间,寻书玩古,终日端坐,床席皆生尘埃,惟坐处独净。弟有疾,微躬自处疗,以服药失度卒。深自咎恨,发病不复自疗,弟卒后四旬亦终。

  • 王寂
    王寂 (? ~ ?) 1 篇诗文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子玄。王僧虔子。性迅动,好文章。王融败后,宾客多归之。齐明帝建武中为秘书郎。年二十一卒。

  • 王素
    王素 (418 年 ~ 471 年) 1 篇诗文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业。少有志行。初为庐陵国侍郎。母卒,隐居不仕。颇营田园之资。好文义,不以人俗累怀。宋孝建、大明、泰始中累辟不就。山中有蚿虫,鸣声清长,听之使人不厌,而其形甚丑,乃为《蚿赋》以自况。

  • 王锡
    王锡 (499 年 ~ 534 年) 2 篇诗文

    南朝梁琅邪人,字公嘏。王琳子。年十二,为国子生。十四举清茂,除秘书郎,迁太子洗马。与昭明太子萧统情兼师友,封永安侯。梁武帝普通初,北魏使刘善明来聘,锡预宴,共论经史,善明叹服。官至吏部郎中。

  • 江晖
    江晖 (? ~ ?) 2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沈怀远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沈怀文弟。依始兴王刘浚,有宠。纳东阳公主养女王鹦鹉为妾。太子刘劭及东阳公主行巫蛊,事泄,坐徙广州。会南郡王刘义宣起兵反,助宗悫平事,悫为陈情,得赦。娴文笔。尝造乐器,与空侯相似,被迁广州,其器亦绝。

  • 周南
    周南 (? ~ ?) 1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徐谦
    徐谦 (? ~ ?) 2 篇诗文

    《全唐诗》收《短歌二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徐谦为北周时人,见《乐府诗集》卷三〇。《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 崔氏
    崔氏 (? ~ ?) 1 篇诗文

    北魏清河人。崔元孙女,房爱亲妻。历览书传。子崔景伯、崔景先均由亲授经义,学行修明,并为名士。景伯任清河太守有民人子不孝,欲案律治。崔氏呼其母子来家同起居。相处月余,不孝子果感悔改过。

  • 张君祖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张畅
    张畅 (408 年 ~ 457 年) 1 篇诗文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少微。张祎子。起家太守徐沛之主簿。历官太子中庶子、沛郡太守。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军南下,江夏王刘义恭欲弃彭城,畅竭力谏阻,魏军卒未入城。累官吏部尚书,封夷道县侯。孝武帝孝建二年,出为会稽太守。

  • 湛挺
    湛挺 (? ~ ?) 1 篇诗文

    湛挺,字茂之,尝为司徒右长史,隐于无锡之惠山,筑草堂读书其中,与南平王刘铄友善,更以诗章唱酬留刻于石,定居无锡惠山。

  • 萧纶
    萧纶 (519 年 ~ 551 年) 6 篇诗文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世调,小字六真。梁武帝子。博学,善属文。武帝天监中,封邵陵王,出为宁远将军,累迁江州刺史,以西中郎将权摄南兖州刺史。坐事免官夺爵。大通元年复封爵,累迁扬州刺史。骄纵不法,侵渔百姓,免为庶人,旋又复爵。太清二年侯景之乱,率众讨景,败奔京口。后复入援,拜司空。大修器甲,将再讨侯景。萧绎(元帝)闻其强盛,忌之,遣将逼之。纶溃,奔汝南,为西魏军所破,不屈死。谥携。

  • 谢氏
    谢氏 (? ~ ?) 1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宝志
    宝志 (418 年 ~ 514 年) 40 篇诗文

    或作保志、宝志。世称宝公或志公。南朝僧。金城人。俗姓朱。少出家于京师道林寺,师事沙门僧俭,修习禅业。宋明帝泰始中,出入钟山,往来都邑。好作预言,语如谶记,当时帝王士庶皆视为神僧而信奉之。齐武帝迎入华林园,梁武帝准其出入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