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钟岳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林伯渠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林家坂人。六岁入塾,少时师从乌江禀生范柳堂、范培开、卜集进士张立庵学翌诗文书法,32岁赴上海师从黄宾虹学画两年,后归江上草堂教书为生。37岁孤身作万里游,得画稿800余幅、诗近200首。解放后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后受聘于省国画院。有“当代草圣”和“诗书画三绝”之称。著有《江上诗存》。

  • 易君左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周作人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林庚白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俞平伯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林葆恒

    林葆恒(1872-?) 字子有,号讱庵。福建闽侯人。林则徐侄孙。曾任驻小吕宋(今菲律宾)副领事、驻泗水领事。谙于书史,勤于词学。在天津组织词社,后至上海创建沤社。被誉为八闽词坛后劲。辑有《闽词徵》六卷,自宋徐昌图、杨亿至民国闽籍词人之作,靡不网罗。叶恭绰编《全清词钞》,得其襄助者尤多。有《讱庵词》。

  • 金紫衡

    金紫衡,原名金锐恒,笔名白水,1914年生。河北省河间市瀛州镇人。回族。1981年投身编史修志工作,任主编。自幼酷爱诗词,先后出版过《旧诗八议》、《白水诗词钞》等。

  • 俞长源

    俞长源,字牖云,晚字泥庵,(1899-1975)扬州人,六岁入学私塾,毕业于江苏省国立第五师范,诗文师从李涵秋。自二十五岁起历任上海政法大学、沪江大学、上海中学、南洋模范中学等校国文教师。曾为《时代报》辑《天问》副刊。著小说《白莲》连载。诗则有《姑存手钞》、《里门杂咏》等著作,六十一岁退休后著自传体散文《寓记》。三十岁时习金石,秦玺汉铜,古文奇字,无所不习,一生治印数千石。有《两三方印存》问世。逝世于河北邯郸,归葬扬州。

  • 姚亶素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施蛰存

    余总角时、侍大人游寒山寺。见石刻枫桥夜泊诗、大人指授之、琅琅成诵、心窃好焉。年十二、大人授以诗古文辞。自杜甫兵车行杜牧阿房宫赋始、遂渐进于文学。求书自习之、五六载间、尽玉溪昌谷李杜元白而至于汉魏六朝、皆若可解悟、会心不远。独于当世名流、海藏散原石遗晚翠诸家、则往往不能逆其志。自愧才下、学或未至。乃取东坡山谷宛陵茶山诸集读之、固未尝不可解、因甚惑焉。时散原方以江西宗匠主坛坫、末生后学咻之嚾之、不可一世。余三复其集、噤不敢言、所得者偶有句耳。南社诸君子则以江西诗为遗老文学、不足以任革命鼓吹、乃举唐音以为帜。然自柳亚子以下皆规模龚定庵、才或未济、徒见浮薄。宋且不至、何有于于唐。遂弃诗不观、转而事新文学、偶亦作旧诗、皆拟古也。抗战军兴、流移滇闽、稍稍作韵语、寄情言志。然平生讽诵、博涉多方、古来诗人、各有影响。推敲之际、辄受绳约、终不能脱前人科臼。因知宗宁宗唐、徒费唇舌、邯郸学步、孰为是非。于是放笔直书、惟求辞达。或一年止数诗、或经年无一诗。垂四十载、所作不逾三百。删其十一、录而存之、以识平生踪迹、一时情感。览之者当讥其凡庸总杂、不成家数。余亦自知其体气不纯、无当大雅。所自许者、无不可解之作耳。然欲使老妪都解、则犹有愧于白傅也。戊午人日北山施舍。

  • 洪汝闿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冒效鲁
    冒效鲁 (1909 年 ~ 1988 年) 0 篇诗文

    冒效鲁,别号叔子,江苏如皋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任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外交官。后任复旦大学外语系教授。五十年代任安徽大学外语系教授。有《叔子诗稿》、《文艺回忆》。

  • 胡绳
    胡绳 (? ~ ?) 0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夏明翰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胡怀琛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姚鹓雏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胡士瑩
    胡士瑩 (1901 年 ~ 1979 年) 0 篇诗文

    胡士瑩,字宛春,室名霜红簃。浙江平湖人。长期在上海、杭州许多大学任教授,为我国研究小说、戏曲、通俗文学的著名专家,尤精于话本小说。同时又是造诣很高的诗词家、书法家,有《霜红簃诗词》。

  • 洪铁涛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