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彭鹤濂(1914-1996),字松庵,晚号棕槐老人,上海金山人。1932年就读江苏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师从陈石遗(陈衍)、钱仲联诸家,习诗及古文辞。曾任金山中学校长,又曾供职金山县图书馆。著有《棕槐室诗》、《棕槐室诗话》。陈曾寿评其诗曰:"诗境幽绝,深入四灵之室,无一点烟火气矣"。夏承焘评曰:"幽茜似元贤,浓丽如梦苕庵"。郑逸梅评曰:"诗以风雅为主,颂次之,读棕槐室诗温柔敦厚,符于诗教,与时彦之好为颂体者有别,为之倾佩"。又曰:“大作益复清新隽永,当代所谓‘诗人’者多,而翁真诗人之诗人也"。钱钟书曰:"斟酌吴会英才集与近代诗抄之间,清词丽句洵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程千帆曰:"灵襟丽藻,诵之忘倦,无缘陪携,但深驰仰而已"。
-
-
-
乔大壮(1892--1948),名曾劬,字大壮,以字行,号波外翁、波外居士,四川华阳(双流县)人。出身于清末北京辞学馆。家学渊源,髫年习经史、小学及书法,以诗词、骈文、书法、篆刻知名。1927年赴南昌任周恩来秘书。1935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词学教授、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军训部参议、监察院参事。文学造诣尤以倚声最为当行出色,汪旭初誉其为“一代词坛飞将”。金石篆刻名家,喜以大篆入印,平生不爱刻名印而嗜治閒章。著有《波外楼诗》、《波外乐章》、《大壮印蜕》等。今有《乔大壮诗集》、《乔大壮词集》《乔大壮印集》、《乔大壮手批周邦彦片玉集》行世。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