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抱,名元轸,字孟舆,号穆庐,又号雪抱,都昌人。师从同光体闽派著名诗人沈瑜庆。光绪间优贡,往京师考进士未中,授广东盐经历不就。民国初年寓居南昌,与王浩、汪辟疆等江西先贤交往密切。一度应胡思敬之约参加刊刻《豫章丛书》,后往景德镇珠山书馆教读。先后著有《昭琴馆诗文小录》五卷(明治四十二年日本东京木活版本)、《昭琴馆诗存》四卷(民国九年木刻本)。今合编为《昭琴馆诗文集笺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版)。其诗渊郁幽奥、古健沉雄,或情致绵邈,奇丽遒逸。刘严吾以为如“海波谲诡,万怪宾士,怒风裂幕,胡马悲鸣”。马祖熙先生以为“气骨高奇,精微郁勃。”
胡念祖,字汝修,四川富顺县人。光绪朝中宪大夫花翎三品衔郎中。有《洞易斋遗诗》。
洪传经,名传经,以字行,别号还读轩主。安徽怀宁人。一九二四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后留学英法诸国,一九三三年九月在巴黎被选为国际学生会副会长。一九三四年在法国获经济博士学位,周游欧西诸国。回国后执教于安庆、长沙、成都、兰州各大学,兴贤育才,蔚为世用。一九五五年南归寓居杭州,与一时名流往还,十年动乱中忧患交并,饱受淩辱,贫病以终,士林痛惜之。
唐鼎元,字玉虬,号髯公,江苏省常州人。生平从事中医古文献及古典文学教学研究,一九三七年曾被聘为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名誉委员,逝世前为南京中医学院教授。业馀攻诗,造诣极深,创作甚丰。早年有《入蜀稿》、《国声集》、《五言楼诗草》、《景杜集》、《芳国咏》、《怀珊集》等问世。其中《入蜀稿》、《国声集》曾获一九三二年全国学术奖文学类三等奖。玉虬诗各体皆精,尤以七古、七律最富特色,七古“学杜韩、长庆二体,而于杜韩工力尤深”,“七律激越处忽作变徵声。管为之破,金石为之裂”。抗战期间的诗作,慷慨悲壮,激越昂扬,爱国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孙家遂(1924-1992),浙江古籍出版社编审,浙江省政协第五届委员。浙江台州黄岩人。执教临海中学,后因调编篡《汉语大词典》,为浙江省编写组组长,旋任《汉语大词典》编委。先生幼承家学,耽习文史,学问渊博,雅好吟咏,诗词存稿数百篇。先生厚积薄发,不轻言著述,晚岁著有《西湖梦寻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