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清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直方,一字辕文。明末诸生(俗称秀才),与陈子龙、李雯均为畿社名士,并称“云间三子”。明亡后先后考中清朝举人、进士(顺治四年进士),开始仕清。官至副都御史。工诗,精炼则不及子龙。著有《林屋诗文稿》、《广平杂记》、《琐闻录》。《四库全书提要》云: “徵舆为诸生时,与陈子龙、李雯等以古学相砥砺,所作以博赡见长,其才气睥睨一世 ,而精练不及子龙 ,故声誉亦稍亚之云。”。 宋徵舆是云间词派中最先填词者,对促进云间词派形成有重大影响,虽然此后陈子龙的填词成就超过他而成为盟主,但是宋徵舆的开创之功却不容忽视。据野史笔记传说,宋徵舆十六岁时与当时名妓柳如是相恋,因当时松江知府方岳贡下令驱逐外地来的“流妓”,柳如是因之前是苏州人氏,处于被驱逐对象,因此找宋徵舆商量,宋性格软弱,建议“姑避其锋”,柳如是大怒,与其断绝关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采用了这个说法,但是未知是否确凿。这个说法虽然是野史,却不断被研究柳如是和宋徵舆的学者当做史实用以支撑自己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写出,聊备一说。
-
-
-
-
-
-
-
-
-
-
-
林占梅,构筑潜园,雅集诗骚。文酒之盛,冠于北台。著有《潜园唱和集》二卷、《潜园琴馀草》八卷,其中《潜园唱和集》已佚。林占梅《潜园琴馀草》约有诗一千九百馀首,写作年代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迄同治六年(1867)。多咏骨肉亲友、园居、游历、时事、兴怀之作。五言古、近体,善摹难状之景,达难显之情。作品风格多样,平易晓畅法白居易,感时忧国似陆放翁,伤感兴怀如吴梅村。台澎道徐宗干评其诗「和静清远、古澹恬逸」、「诗味多琴味」。兹据台湾分馆藏《潜园琴馀草》为底本,并参照下列对校本编校:李清河藏《潜园琴馀草》(以下简称李本)、李清河藏《潜园诗抄》(以下简称李抄本)、连雅堂《台湾诗荟》(以下简称荟本)、台湾文献丛刊《潜园琴馀草简编》(以下简称台银本)、《新竹文献会通讯》(以下简称文献本)、陈培桂《淡水厅志》、林维丞《沧海拾遗》、蔡振丰《苑里志》、郑鹏云《师友风义录》、连横《台湾诗乘》、王松《台阳诗话续编》、林钦赐《瀛洲诗集》、赖子清《台湾诗醇》、曾笑云《东宁击钵吟后集》、彭国栋《广台湾诗乘》、蜕萒老人《大屯山房谭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