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沙头市女子,嘉靖间人。少有夙惠,共父老儒也。抱置膝上,令咏烛诗,应声曰:“泪滴非因痛,花开岂为春。”其父推堕地,曰:“非良女子也。”后果以放诞致死。
招于莘,字鹤岩。番禺人。明世宗嘉靖十三年(一五三四)举人,官江西玉山知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四。
屈士燝,字贲士,一字白园。番禺人。士煌兄。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举人,任永历朝礼部员外郎。入清隐居不出。著有《食薇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五有传。
屈修,字修古,号鹅潭。新会人,一作番禺人。善山水、书法。事见《岭南画徵录》。
易龙,字体乾。鹤山人。明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贡生。事见清乾隆《鹤山县志》卷九。
易珉,号丘园懒人。鹤山人。洪武、永乐间人。《鹤山玉桥易氏族谱》有传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士贞,号商谷。师文徵明,善书画。工诗。家本业织,籍隶织局。织监孙隆召之见,不往。隆怒,诬以欠官帑,拘系,破其家。乃僦居于半塘,吟咏自如。或绝粮,则晨起画疏松远岫一幅,令僮子易米以炊。后终穷死。有《牧逐集》。
明末清初广东新会人,字开伍。性清介,事母以孝闻。登崇祯乡荐,乱后即绝意禄仕。研究性命之旨,讲学授徒,以克己为要、主静为宗。卒年六十三,门人私谥文哲。有《逸纪》、《书诗传解》、《拂剑草》、《侨梧集》、《吾豫漫笔》等。
屈翀霄,字凤举,又字梧岗,明常熟人,正德增生。从桑悦学诗,为“琴川十杰”之一。有《舂音集》、《虞山杂咏》、《梅菊百咏》等。
屈仲舒,字右伸,号南叟。番禺人。元末仗义卫民。明兴,从太祖,历征有功。授在京元帅府总护,遣镇紫荆关。事见清温汝能编《粤东诗海》卷一一。
易昌第,一作第昌,南海人。明熹宗天启七年(一六二七)举人,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任和平县教谕,后任云南副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六。
易翀,字晚翠。鹤山人。明英宗正统年间人。事见《鹤山玉桥易氏族谱》。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世卿,号泽西。弘治六年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与弟杭淮俱善诗,有《二杭集》。
屈士煌,闻李定国率师复高、雷、廉州三府,士煌与兄微服往从不果,乃入化州。时靖氛将军邓耀屯龙门岛,亲迎之。后李定国护驾入滇,士煌乃赍表跋涉前往。既达,上书陈三大计六要务,且极陈孙可望之恶。授兵部司务,试职方司主事。清军进逼,永历帝走永昌,士煌兄弟昼夜追之不及,遂东还。抵家而所聘未娶之妻苏氏已郁悒以终,弟士煜亦死难四年矣。未几,兄士燝、弟士灼、士熺具殁。士煌独立奉母,后亦先母而卒。其诗今存八十馀首。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明河北任丘人,字引之。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迁兵科。尝请遣大臣赈湖广饥,减田租、平冤狱。又屡劾边将匿败报虚功等事。卒于官。
屈群力,字子仁,号博翁。番禺人。明孝宗弘治间隐居不仕。少从陈献章游。晚筑来薰书院。与湛若水善。有司三举乡饮,皆以病辞。有《交翠轩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一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