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字子明。番禺人。隐于西樵白云洞,人称白云先生。明神宗万历四十年(一六一二)举人。性不乐仕进。有《白云洞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四有传。又事见明郭棐、清陈兰芝《岭海名胜记》卷二。
何仕冢,字文定,号纯弼。海阳(今广东丰顺)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年(一六一二)举人。官衡山知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
明广东翁源人。以武生从军,累著战功,历福建南路参将。万历二十五年以副总兵从刘綎赴朝鲜御日本,俘斩甚众。甫班师,李化龙征播州,以广为总兵官。与诸军逼海龙囤,从囤后登,遂平播州。广中毒箭,逾年而卒。
余经,字朝纲,号石龙。顺德人。明武宗正德十五年(一五二〇年)进士。授行人,使蜀。寻擢刑科给事中,以事见忌,左迁漳浦县丞。擢瓯宁令,卒于官。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七有传。
何献科,字俞之。博罗人。明神宗万历十年(一五八二)举人,官兴安知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充。以布衣游缙绅间,工诗,自号山人。遍游南北诸名胜,至老不衰。嘉靖中避倭乱居金陵,尝以元日赋诗奉怀分宜相公,当时传为笑谈。有《贞素堂集》。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禹畴,号立斋。成化十一年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广东副使,福建按察使。厘剔奸弊,矫矫有风节。正德时官南京刑部尚书,忤刘瑾,致仕归。
岑一麒,字兆祥。封川(今广东封开县)人。明神宗万历十九年(一五九一)贡生。授平远司训。丁忧报阕。补本府司训。秩满,擢电白教谕。明方尚祖修、清胡璿续修康熙《封川县志》卷一八有传。
明湖广黄冈人,字朝锡。太祖下武昌,以詹同荐为国子助教,与同并教胄子。经术比同为优。洪武六年,自兵部尚书改吏部。与同迭主部事。逾年,乞归。
何南,高要县人。明世宗嘉靖六年(一五二七)曾游德庆三洲岩。事见清光绪《德庆州志》卷一四。
明浙江永嘉人,字无咎,号丹丘。幼为郡小吏,龙君御为郡司理,异其才,为加冠,集诸名士赋诗以醮之,为延誉海内,遂有盛名。归隐梅屿山中。工画山水竹石,能诗。著有《汲古阁集》。
余若麒,号徐于。东莞人。明神宗万历间人。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八有传。
元明间常州府宜兴人,字友云。仕元,为翰林待制。入明,授弘文馆校书郎,官至湖广行省参政。八年,奉诏与所获云南使臣铁知院等往云南招谕。知院诱云为元使,改制书绐梁王,云不从,被杀。
何颖,字介卿,号石闾。顺德人。事见明张乔《莲香集》卷二。
何龙祯,字卜熙,号胜虚。新会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进士。初授镇江府儒学教授,转学正。寻转工部虞衡清吏司员外郎,出守赣州、凤翔两府知府,累升云南按察司副使兵巡洱海道,寻升太仆寺少卿。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有传。
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号柏斋。弘治十五年进士。为翰林修撰。不屈于刘瑾,累疏致仕。后出为开州知府,历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对王守仁之学颇有微辞。有《医学管见》、《阴阳律吕》、《柏斋三书》、《柏斋集》。
元人。为江西行省左右司都事,摄长乐县尹。明兵下福州,自缢死。
岑万,初名薮,字体一,号蒲谷。顺德人。明世宗嘉靖五年(一五二六)进士。授户部主事,管九江钞关。后历官布政司参议、云南副使、四川参政、河南右布政使、福建左布政使,年五十六致仕,徜徉林泉。有《蒲谷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
何南凤,字道见。兴宁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性最颖异,十五食饩,即落发逃禅,父心吾明经苦留之,乃还俗,领举人。会试燕京,遇黄山普门禅师,谈论相契,遂决意出家。游齐鲁吴越山水,访朱蓼水相国于聊城,访支宁瑕、周开鸿、任采石诸子于嘉善,禅盟诗社,遍相印證,远近皈依者甚众,号牧原和尚。尝居平远文殊、龙川石岭、罗浮祥云、萧岩同峰,及闽之汀杭诸刹,晚栖豫章普济,其徒迎归兴宁。明桂王永历五年正月,忽作偈别大众,复还普济,六月六日,沐浴更衣,端坐而逝,年六十四。有《讱堂馀稿》。所著诗文语录,散行于世,康熙间,所刻诸稿多佚,邹慕山、明经涛,刊其诗文一卷,曰《讱堂馀稿》。近人罗香林《兴宁二十五家诗选》有传。事又见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三。何南凤诗,以罗香林辑《兴宁二十五家诗选》之《讱堂诗选》为底本。
元明间江西丰城人,字士平。元顺帝至正间为江浙儒学副提举。明洪武初以明经老成被荐,召入京师,赐坐顾问,翌日命为文华殿大学士,以年逾七十固辞。侨居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