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畹仙,华亭(今属上海)人,明御史吴江孙志儒继室。有《秋园集》。
明杭州府海宁人,字愚斋。嘉靖三十五年进士。由行人擢御史,出巡宣大、畿辅等处,所至皆务大体。至殁,无以为殓,时称“廉御史”。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子元。工诗文。嘉靖中与同里顾从义等八人同游宜兴,有《荆溪唱和诗》,又有《中园杂记》、《金兰集》。
西陵董氏,小字少玉。麻城周弘礿之继室也。弘礿字元孚,抗直谈经济,以贾生陆贽自命。元配汪封安人,生五子一女,少玉抚之如己出。元孚抗疏两遭贬谪,间关万里,少玉皆共之。贬雁门厄于灵丘、广昌间,三日不火食,僮仆皆悲泣,少玉哦诗自如。量移括苍道,彭蠡湖舟将覆,口咏唐子方平生仗忠信之句,以慰元孚。居括踰年,以羸病死,年二十有九。元孚属冯开之为立传,而辑其遗稿,求序于王元美。元孚曰:“少玉自于归后,始从余学诗,诗既成,欲序而行之。少玉笑曰:‘妾幸而为君妇,得稍知诗,亦不幸而为君妇,即有一二佳句,而人必以为出君手也,何以诗?’为今吾悲少玉之死,乃辑其遗诗,而又悲其早死而未见其止也。”元美曰:“固也。今少玉不死,其诗日进,元孚它时篇什,流传又安知人不以为出少玉手乎?”槜李戚云雁曰:“元孚诗,渔猎百家,牢笼诸体,而少玉则居然唐调。少玉今日之诗,固已能自别于元孚,而元孚它日之诗,亦前知其不为少玉所掩,元美何虑之深也。元孚好自负其诗,又谓少玉之诗经其指授故。”二公之微词如此。
字百里父光宏官少司马百里有逸才工诗体中文弱虽为贵公子不喜盛车骑往来闭门扫坐所过从未尝有杂客性嗜佳山水尝与诗人泛桓溪饮它山泉访贺监黄冠谷高咏传一时百里年少犹及从汪长文闻隐鳞诸先生杖屦卒年不满三十所传遗诗廑五七言律一卷
字启之以进士授上海令有声召为监察御史在台数上封事论救副使杨茂元为时所重出按云南镇监孙景与参将卢和交搆累按鞫莫敢决公承旨一讯辄得其情并论死巨豪震慑刘瑾窃政除不附已者乃矫诏逮公勒致仕瑾诛复徵竟以疾不起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次公。明天启四年举人。鲁王监国,召为户部主事。兵败后遁迹荒郊,闭门著书以终。有《春秋简秀集》、《□兰集》等。
费尚伊(1555—?),字国聘,号似鹤,明代沔阳(今属湖北)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兵科给事中、陕西按察使佥事。年三十即拂衣归,日与友人酣饮唱酬、至老不衰。有《市隐园集》。
明江西铅山人,字子和,号钟石。费宏从弟。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宁王朱宸濠求复护卫,寀与宏极言不可,遂忤权奸,罢归。世宗即位,复官,仕至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卒官,谥文通。有《费文通集》。
朗原名慧字元朗嘉兴人万历中太学诗以淡雅为宗尝曰古作家苞万亘昔事型物矩我不能也本朝诸子炫市肆饰倡服汞为金椒刷粪取帙大如山我不忍也竟一生之力得诗一二百首称诗人待后代位置则不敢多让以故日事苦吟致病而卒吴兴友人茅元仪惜其所志未竟取而刻之曰玉碎集
明四川新繁人,字仲若。崇祯十二年举人。历官昆明、桂林知县。有论诗之作《雅论》。另有《荷衣集》。
明江西鄱阳人。洪武初以贤良征,为吉水知州,宽惠得民,擢汉中知府。岁凶民变,震发仓粟贷民,使秋后还仓。变民闻而来归者数千家。帝嘉之,超擢户部侍郎,寻进尚书。出为湖广布政使,致仕。
明辽东义州卫人,字克恭,号医闾。本籍定海,以戍乃居义州。少好学,成化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因亢旱,上章极谏,寻告病归。读《近思录》有悟,乃师事陈献章,不复出仕。有《医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