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江西宜春人,字景源。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历知乐清、兰溪、龙溪诸县,皆以循良称。累迁南京兵部郎中,疏请撤湖口税监,沿江千里,民皆称便。官至南京鸿胪寺卿。
明扬州府通州人,字君嫕。四川左布政袁随女。少读经史,尤深内典,工诗能书。为钱良胤妻,一年而卒,年十八。有《伽音集》。
俨字若思了凡子天启乙丑进士授高安令寻卒有抱膝斋集其诗神幽韵异彷佛晚唐至经世之文寻源竟委无出其右者
明庆元府鄞县人,字廷圭,晚号清白生。袁士元子。洪武间征至京,试论称旨,授茂名主簿。坐事戍大宁。燕王召为府纪善。永乐初擢礼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出为和州判官,以老归。有《清白集》。
明湖广郴州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嘉定知州,擢兵部员外郎。入都时,嘉定民哭泣挽留。有《字学元元》、《香海棠集》。
字本仁号葺斋以进士授礼部主事为人亢直不能与世浮沈因早引年归里为诗与堇山李先生齐名
字子寿,吴县人。万历庚辰进士南兵部郎中出历青州知府江西副使云南参政有观槿斋集
字吉卿,丰城人。万历辛丑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有虎溪诗选
杞山字无考世居嘉兴之陶庄(后析嘉善)豪侠好义与黄子澄谋匡复事露出逃行至吴江北门作绝命词行吟数四自投于河有居民吴贵三者援而出之吴亦好义询得其状破家相容得免其四世孙即了凡袁黄也杞山神于卜有陶庄人胡浚字元海尝从之学其母即杞山之姑也二人同游金陵提点姚一山偶失金杯酷责其徒二人怜之占得剥之颐告之曰金在土中汝从西北隅掘下五寸则得矣如其言果得杯永乐八年一山荐二人于朝杞山称疾不行为胡卜之得乾之五女杞山曰五属君升阳在四子命又午也其有锡名之庆乎胡曰吾直壬午为水水而午者子之冲也果锡名必不离水杞山曰非徒然也四为渊又值升阳而五居渊上渊而大者乎以草莽之臣践五位终非吉兆五为火丁者壬之合也遇火则危矣胡至京卜无不验授钦天监漏刻博士赐名奫杞山闻之曰验矣死不远矣时上新作殿命胡卜之布算讫曰某月某日午时当燬上怒囚之以待至期胡倩狱卒觇视返报曰午过矣无火胡服毒午时正三刻殿果焚上急召之则死矣
字伯昭,任丘人。正德丁丑进士官知府有汾淮泗西征诸集
明江西宜春人,字季通,号临侯。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初擢御史,以监会试舞弊被谪。后累官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江西、湖广、应天、安庆军务,驻九江。南明弘光时,登左良玉船,劝勿东下。良玉死,子左梦庚降清,执之北去,不屈被杀。
明福建闽县人,字德修,号佩兰子。正德八年举人。授贵溪知县,坐事下狱,释,除湖广都司经历。有《佩兰子集》。
明江西吉水人,字德纯。成化八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广西。斥罢赃吏,诸司官吏皆惮之。时称真御史。
明末清初江南吴县人,原名晋,字令昭,又字蕴玉,号箨庵、幔亭歌者、幔亭仙史、吉衣道人、白宾。人称凫公。诸生。官湖北荆州知府。署中惟有弈棋声、唱曲声、骰子声。以忤上官被罢黜。工隶书,精词曲、音律。有《西楼记》、《金锁记》、《长生乐》、《玉麟符》、《瑞玉记》等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