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时寅,归安人。弘治乙丑进士官刑部郎出知成都改兖州有龙溪藏槁
淳字孟朴嘉兴府学生复社始于崇祯戊辰成于已已其盟书曰学不殖将落母蹈匪彝毋读非圣书毋违老成人毋矜厥长毋以辩言乱政毋干进丧乃身嗣今以往犯者小用谏大者摈佥曰诺是役也淳渡淮泗历斋鲁以达于京师贤大夫士必审择而定衿契然后进之于社张溥天如曰忘其身惟取友是急义不辞难而千里必应三年之间若无孟朴则其道几废盖先后大会者三复社之名动朝野淳劳居多然敛怨深矣有梅绾居存草
明人。金陵名妓,字灵光。嫁徽州人汪景纯,景纯有毁家以纾国难之志,瑶华予以支持。居城南,筑楼六朝古松下,读书赋诗,屏却铅华。王百谷称之为今之李清照。景纯没,遂不作诗。所著《远山楼》稿亦不存。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世延,一字延之,号雪岑。成化十四年进士。授深州知州,历兵部车驾司郎中。以抑太监横索,被诬入狱。官至延平知府。郡本无志,聘士修之。有《雪岑稿》。
明湖广安陆人,初名蛟,字志同,号九峰。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弘治初,以王恕荐,入吏部,历员外郎、郎中,于善类多所推引。正德初,擢光禄卿,进户部右侍郎,累官户部尚书。时以用兵,调度烦急,加以岁荒,正赋不足,交区划适宜,民不大困。而用事者皆不便之。八年致仕。世宗立,复故官。后以太子太保致仕。卒谥荣僖。有《国史补遗》、《晚节园集》等。
明浙江平湖人,字朝信。自号峰溪道人。正德三年进士。授兴化知县,捕杀仗势横行之千户徐思。转扬州府同知,岁饥,悉力振救,全活以万计。宁王反,奉命守仪真,捕获谍者多人。终山西按察佥事,执法不阿。居家孝友睦族,与人乐易,不为表襮。有《峰溪集》。
明滁州人,字性甫,号丰山。正德九年进士。授礼部主事,仕至河南布政使。精于吏治,尝取律之全文,以《大诰》、《会典》等与律有关者次之,附以条例、诸家注解及案例,辑为一书,名《大明律读法》。工书法。有《岳麓书院图志》、《丰山集》。
明浙江馀姚人,字志高,号季泉。孙燧季子。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历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为祭酒时,亲定条教,以师道自任。为严嵩门生,而无所附丽。自请为南礼部尚书以远嵩。以父死宁王朱宸濠之难,终身不书宁字,亦不为人作寿文。
明浙江馀姚人,字文融,号月峰。孙升子。万历二年会试第一。为文选郎中,澄清铨法。累进兵部侍郎,加右都御史,代顾养谦经略朝鲜,还迁南兵部尚书。请从重典治不法矿监,被劾乞归。有《孙月峰全集》、《今文选》等。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闻斯,号淇澳。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编修,累官左庶子。数请假里居,键户息交,覃精理学。四十一年,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于朝政缺失,屡疏切谏。对福王久留京师事,至合诸臣伏阙力请。熹宗立,拜礼部尚书。天启二年,以追论红丸案,主张严惩首辅方从哲,与廷臣意见不合,谢病归。其冬,廷推阁臣,以慎行为首。魏忠贤抑不用。既而忠贤势炽,议修《三朝要典》,以慎行为红丸案之罪魁,当遣戍宁夏。未行,庄烈帝嗣位,得免。崇祯间,朝士数推慎行入阁,为吏部尚书王永光所挤,不获用。八年召入,至都即卒。谥文介。有《周易明洛义纂述》、《不语易义》、《玄晏斋困思抄》等。
字鹏初,华容人。万历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礼科给事中有遂初堂集
孙源文(1590-1644)字南公,号笨庵,明末无锡人。诸生,性至孝,善饮酒好读书,经史百家无不毕览,工乐府,著有杂剧《饿方朔》一本。
明浙江馀姚人,字硕肤。孙如游孙。家富藏书,读之。崇祯十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调北京兵部主事。以能料清兵行动,进职方郎中。为高起潜所谱下狱。狱中侍同囚黄道周极勤,从之受《易》。后得释。弘光时,起九江兵备佥事,未赴而南京亡。清兵入浙江,嘉绩首起义师。鲁王擢右佥都御史,累进东阁大学士。兵败,从鲁王至舟山,卒谥忠襄。
明末清初江南江都人,一名御寇,字兹九,号柳庭。明诸生。清顺治初,从汤若望学西洋天算之学,谓天象与人事无关,水旱地震亦纯属自然现象。又论黄淮问题,谓唯二者分流,方可除害。工诗,善画。所撰有《舆地隅说》等。卒年九十余。
明末清初浙江崇德人,字子度。明亡,闭门著书。有《甲申以前诗》、《容庵集》。
明末清初山东益都人,先世于明永乐中迁京师。字耳伯,号北海、退谷。明崇祯四年进士。在明官至刑科都给事中。明亡,李自成授为防御使。入清,任吏科都给事中,历官兵、吏两部侍郎。年六十,引疾归,家居二十余年而卒。有《经翼》、《春明梦馀录》、《庚子销夏记》等。
明末清初苏州府常熟人,字岷自。孙楼玄孙。尝仿《玉台新咏》体例,录唐诗艳丽者为《缘情集》。有《牢山》、《花源》、《问庚》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