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道夫,清丰人。嘉靖辛丑进士改庶吉士累官户部右侍郎有潭西存槁
吕铭,字允铭,明永乐年间无锡人,录取求贤科,官刑部主事,狱讼立决,后任西安知府,治狱先猛后宽,受到治地百姓称赞。
㦂字秉之文懿公子少有异质过目成诵揣度时事多曲中弱冠荫为国子生授中书舍人每以不出科目为恨成化辛卯上疏乞应试言者劾之宪庙念其志特允所请果中式历官南京太仆少卿弘治初改通政司擢太常卿采集累朝祀典沿革为条例上本寺利便十二事俱见施行读书为诗文老而弥笃有九柏存槁
明陕西高陵人,字仲木,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正德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因忤太监刘瑾,引疾归。瑾死后,以荐复官。嘉靖中因大礼议触帝怒,下诏狱,谪解州判官,摄行州事,有政绩。擢尚宝司卿,晋南京礼部侍郎,署吏部事。致仕归。卒谥文简。楠为薛敬之弟子,专守程、朱之说,以穷理实践为主。官南都时,与湛若水、邹守益共主讲席。著作甚富,有《泾野子内篇》、《泾野诗文集》等。
明浙江新昌人,字信卿,号沃洲。嘉靖十一年进士。擢御史。巡按苏、松,浚湖修圩,筑堤开川,以祛水患,益岁收。还京与仇鸾争马市,谓不可使俺答得逞,一日章十三上。历右都御史,巡抚云南,平定武定土官凤继祖乱事,升工部尚书,致仕。有《三巡奏议》、《皆山堂稿》、《可园诗钞》。
明河南新安人,字介孺,号豫石。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兖州推官,擢吏部主事。天启间,累迁验封郎中,告归。开封建魏忠贤生祠,维祺遗书士大夫,戒勿参预。崇祯初起尚宝卿,累迁为南京兵部尚书。以义军破凤阳,复牵他故,除名。还居洛阳。河南大饥,出私财赈灾。李自成攻洛阳,维祺分守北城,城破被执。义军知为“赈饥公尚书”,欲释之。不从,遂死。福王立,谥忠节。维祺精通等韵学,学者称明德先生。有《音韵日月灯》、《明德堂文集》、《孝经本义》等。
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字孔昭,号半隐,晚号石山农。吕大器子。明崇祯十六年进士,官行人。入清隐居。善诗书,画花草用笔放纵而不越矩矱。山水亦别具风格。康熙六年曾作《山水卷》。有《怀归草堂集》、《守闲堂集》、《课耕楼集》。
明末清初江南无锡人,字全五。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入清后官至浙江布政司参议。有《薪斋集》。
明江西永丰人,字望之,号阳山。少从聂豹学,宗阳明学说。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吴县知县,禁火葬,创书院。擢御史,劾仇鸾挟寇自重,又劾胡宗宪、阮鹗奸贪。忤严嵩,贬夷陵州判官。嵩败,升霸州兵备佥事。历福建按察副使,与戚继光合力破倭。万历初,官大理寺卿。六年,忤张居正,被劾归。卒年六十五。有《华阳馆集》。
明浙江仁和人,字时祥,号桐冈。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绛州知州。历济南知府、福建布政使,进副都御史,巡抚山东,请加强海防。万历二十年,以兵部左侍郎经略朝鲜、蓟辽等处军务,与李如松援朝鲜。次年,击败日本军,收复平壤、开城、王京。时兵部尚书石星主撤兵议和,遂被召还。寻乞归。有《朝鲜复国经略》。
字弘之以经术授里中子弟及门最盛陆康僖公瑜其最著者也先生尝悯郡中文献失徵因选天顺成化以来诸名士诗合为一集冢宰碧川杨公见之深善其意因从钞一本以授子茂清即知州芝山君也其后参议南江戴公更从芝山处得此集因为增辑序之曰余尝慨想乡贤篇什思搜访而不可得一日从芝山杨君所见四明雅集一编乃诗人宋弘之先已纂辑因取诸家近诗增所未备总得六十人集成四卷不惟吾名山之助其文献亦有足徵者故乐为邦人道之吾乡有选诗本于此教授郑千之先生家学渊源最久其为四明文献录所集宋元先辈诗仅四家自其大父蒙隐先生父以道先生外一为奉川董秉彝一为吾乡蒋敬之然则所录里中诗只一人而已余复尽读宋元志乘所载诗亦绝少太守沈公恺序吾郡诗曰宋元间攻尚互异篇什不传在当时固巳如此然亦由纂述无人致传者益少也至宋弘之先生始录天顺成化间名士诗二十人曰四明雅集于是南江戴先生因所选为广之得五十五人仍其名东沙张先生益广之得一百五十一人更名曰四明风雅至崇祯中陈太仆陆中翰诸君复耑录吾鄞诗得四百四十七人名曰甬东诗括盖此邦文献之传数百年间得世有所徵俱宋先生祖构之功也南江谓先生诗格逼盛唐其柏梁体最妙调高而意远今所传者绝少余为录存数章使后来学者追述先民得知其世系焉
明浙江崇德人,一作湖州人,字石门,一作号石门。善诗,工八分书。万历间,以工画山水称。卒年八十。
明江西奉新人,字以贤。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知睢州。正德五年,改河南道御史。嘉靖初,补浙江按察佥事,进山西按察副使,参预镇压潞城民陈卿起事。官至左都御史。卒谥庄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