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荣
    杨荣 (1371 年 ~ 1440 年) 415 篇诗文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欧阳建

    欧阳建(一五○一—?)字参可,别号篁滨。新会人。明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举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进士,授福建清流知县。迁礼部郎中。有《钟佳草》、《篁庄遗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欧阳建诗,以清咸丰三年刊本《篁庄遗稿》为底本。

  • 欧必元
    欧必元 (1573 年 ~ 1642 年) 726 篇诗文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黎贞

    明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 钱继章

    明浙江嘉善人,字尔斐。崇祯九年举人。有《菊农词》。

  • 薛素素

    明苏州人。妓女。能画兰竹,作小诗。善击弹走马,以女侠自命。画像传至酉阳,土司彭氏深慕好之。中年长斋礼佛。数嫁皆不终。晚归吴下富家翁,为房老以终。

  • 黎瑜娘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边贡
    边贡 (1476 年 ~ 1532 年) 1459 篇诗文

    明山东历城人,字廷实,号华泉。弘治九年进士。除太常博士,擢兵科给事中,峻直敢言。迁卫辉、荆州知府,颇有政绩。嘉靖时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久官留都,优闲无事,日夜游赏,遭劾罢归。好藏书,搜访金石古文尤富,一夕毁于火,遂病重而卒。善诗文,风格婉约,与李梦阳、何景明等称“前七子”。有《华泉集》。

  • 瞿式耜
    瞿式耜 (1590 年 ~ 1651 年) 13 篇诗文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起田,号稼轩。瞿景淳孙,瞿汝说子。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永丰知县,有惠政。崇祯初擢户科给事中,搏击权豪,大臣多畏其口。诏会推阁臣,助钱谦益沮周延儒,事发,坐贬谪,废于家。福王立,起应天府丞,擢右佥都御史。唐王监国,擢兵部右侍郎。旋退广东,与丁魁楚等立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王奔全州,以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留守桂林。在军与士卒同甘苦,兵饷不足,以妻簪环佐之,故人无叛志。封临桂伯。永历四年十一月,城破,端坐府中,与总督张同敞俱死。清谥忠宣。有《愧林漫录》、《云涛集》、《松丸集》。

  • 顾清
    顾清 (1460 年 ~ 1528 年) 1621 篇诗文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顾若璞

    清浙江仁和人,字和知。黄茂梧妻。工诗古文辞,为文好言经世之学。康熙中卒,年九十余。有《卧月轩集》。

  • 姚少娥

    姚少娥,生卒年不详,明代女诗人,号青娥居士,浙江秀水人。姚元瑞之女。她自幼好学,博通群籍,才德两全,后嫁槜李(今浙江嘉兴)范君和为妻,年方二十六岁而亡。其夫范君和辑少娥所遗诗词名为《玉怨阁草》,由著名文人屠隆为之作序。

  • 沈自晋
    沈自晋 (1583 年 ~ 1665 年) 1 篇诗文

    明末清初的著名戏曲家。字伯明,晚字长康,号西来,双号鞠通。生于明万历癸未年九月十八日,卒于清康熙乙巳年二月二十六日,享年八十三岁。沈自晋出身于吴江沈氏家族,淡泊功名,待人温厚,勤学博览,富有文才。他更有非凡的音乐天赋,终生酷爱,钻研不息,是剧坛江派的健将。著作有《黍离续奏》、《越溪新咏》、《不殊堂近草》等。

  • 王琥
    王琥 (? ~ ?) 2 篇诗文

    明代文人,作品收录于乾隆《绍兴府志》。

  • 季本
    季本 (1485 年 ~ 1563 年) 2 篇诗文

    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从王守仁学。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登进士第。授建宁府推官,征为御史,以言事谪揭阳主簿,官至长沙知府。世宗嘉靖二十二年(1544)由长沙知府解职还乡,寓禹迹寺讲学。诗存《康熙会稽县志》,著有《易学四同》、《诗说解颐》、《春秋私考》、《说理会编》等。

  • 米万鍾
    米万鍾 (1570 年 ~ 1628 年) 1 篇诗文

    明代书画家,陕西安化(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人,锦衣卫籍,徙居北京宛平县,字仲诏、子願,号友石、湛园、文石居士、勺海亭长、海淀渔长、研山山长、石隐菴居士,米元章後裔。官太僕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有好石之癖,善山水,花竹,书法行、草俱佳,既有南宫篆法,也有章草遗迹,与董思翁齐名,称「南董北米」,与董思翁、邢知吾、张白毫并称「明末书法四大家」。

  • 屠瑶瑟
    屠瑶瑟 (1574 年 ~ 1600 年) 20 篇诗文

    明浙江鄞县人,字湘灵。屠鸿苞女。士人黄振古妻。与鸿苞媳沈七襄皆能诗。常唱和闺中。万历二十八年(西元一六〇〇年)冬七襄与湘灵先後卒。两家匯刻其所作称《留香草》。

  • 王铎
    王铎 (1592 年 ~ 1652 年) 20 篇诗文

    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王铎的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王铎的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此外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对《阁帖》的研究最为深入,师古临帖是独具特色。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传说王铎入阁拜相后,皇帝让他书写一幅匾额:天下太平。楷书巨匾挂上后,在一片赞扬声中,一个太监忽然发现“太”字少了一点,成了天下“大”平。众人抬头细审,果然是真。正待发问之时,但见王铎不慌不忙地手握颓笔,将笔向匾上掷去,不高不低,不歪不斜,恰好点在“大”字左下方,遒劲洒脱的一个“太”字,展示在众目睽睽之下。皇帝惊喜万状,称赞道:“王爱卿真乃神笔也。”从此“神笔王铎”驰名天下)。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称“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产量甚丰,仅五言诗就愈万首,明谈迁《棘林杂俎·仁集》存有4954首。王铎的诗文集有《拟山园初集》17册,《拟山园选集》82卷,有文震孟、黄道周等序,另有《拟山园文选集》32卷,遭禁毁。王铎是以文学书艺而优则仕,入清以后更以赋诗属文为乐。

  • 王弘诲
    王弘诲 (1542 年 ~ ?) 513 篇诗文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