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人,康里氏,字子渊。不忽木子,巎巎兄。博学能文。成宗时为宿卫,擢太常院使。武宗时历山南廉访使,迁淮西,改河南,历事仁宗、英宗、泰定帝三朝,皆称名臣。文宗立,擢中书右丞,力辞归。闻明宗被害,流涕不食,自是杜门不出者数年。
           
        
        
        
          
            
             
            
          
          
            
            元饶州乐平人,字克升。朱以实子。于经传百家之书,礼乐律历制度名物之数,无不贯悉。学者称明所先生。顺帝至正初征至京师,授翰林直学士。劝帝亲贤、远佞、修德、恤民诸事。当国者恶其切直,出为金华学正。有《四书通旨》。
           
        
        
        
          
            
             
            
          
          
            
            德辉无考其诗有娇女殉节语大抵女死苗军耳尝筑室读书颜曰存道斋雪庐为之记
           
        
        
        
          
            
             
            
          
          
            
            元末明初江西丰城人,字备万,号一斋。壮年以经学授徒。元末避兵隐居。洪武初为南昌教授,八年廷试第一,授修撰。以奏对失旨谪辽东,未至,赐还乡。后再起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尝上疏,请取消姑舅及两姨子女通婚之禁。有《诗经解颐》、《史辑》及《一斋集》、《辽海集》。
           
        
        
        
          
            
             
            
          
          
            
            元建昌南城人。泰定帝泰定间进士。仕至国子祭酒。以文章事业推重当时,后进仰之若山岳。卒谥文正。
           
        
        
        
          
            
             
            
          
          
            
            汉字朝宗会稽人元季客吴中落魄而返经崇德濮氏延为上客明洪武初以文学徵授翰林编修应制赋元日早朝诗称旨赐绯袍请老归遂家濮院(今析桐乡)与亲知游宴尝著赐袍有月夜清游歌以下十人俱仕于明因元季流寓并列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