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昂,名孟 ,字子昂,号松雪,别号欧波、水晶宫道人等。生于南宋理宗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卒于元英宗二年(公元1322年),终年六十九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年十四,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累官翰林院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元史云其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死后封魏国公,谥号文敏。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元明间无锡人,字彦清,号栖碧,以诗名于吴中。元末隐居不仕。有《黄杨集》。
元明间河南禹县人,字时举。元末隐居中条山。入明,为周王橚长史。橚素骄,有异志,翰谏不纳,断指佯狂去。后起为翰林编修,谪廉州教授。死于彝民起事中。有《敝帚集》、《樵唱集》、《梁园集》。
元明间僧。浙江钱塘人,字麟洲,号止庵。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元明间僧。浙江临海人,字恕中,号空室,俗姓陈。初居径山,两坐浙东名刹。洪武中,日本国王慕名,奏请住持。太祖召之,以老病辞。有《山庵杂录》。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宜。幼颖悟,七岁能赋诗弹琴,十岁通五经,十三应江浙乡试,人以为神童。明洪武初以秀才举,宋濂荐修《元史》,擢工部都水郎,以病辞免。与周正道、陈惟寅辈觞咏自得,与高启、杨基等并称十才子。后为滇池鱼课、宣课二司大使,衣食不给,卒于官。有《甘白先生集》、《乐圃集》等。
元饶州路鄱阳人,字楚庭,号寓庵,又号醉渔。元末官太常礼仪院奉礼。入明,周伯琦应召入金陵,兰以诗讽之。后伯琦以其名荐,兰投水死。有《寓庵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