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静斋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刘鉴

    元关中人,字士明。顺帝二年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 郑守仁

    元台州黄岩人,号蒙泉。幼著道士服,长游京师,寓崇真宫,斋居万松间,一夕大雪填门,僵卧读书,不改其乐。京师号为独冷先生。顺帝至正间出主白鹤观。善诗。有《蒙泉集》。

  • 滕斌

    元黄州黄冈人,字玉霄,一名宾。喜纵酒,其谈笑笔墨,为人传诵。武宗至大间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山为道士。有《玉霄集》。

  • 刘诜
    刘诜 (1268 年 ~ 1350 年) 325 篇诗文

    元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刘祁

    祁字京叔,浑源人。弱冠举金进士,廷试失意,即闭户读书。间出古赋杂说数篇,李屏山、赵□闲、杨吏部、雷御史、王滹南诸公见之曰:异才也。皆倒屣出迎,交口誉之。壬辰,北还乡里,躬耕自给,筑室榜曰「归潜」。戊戌,诏试儒人,祁就试,魁西京选,充山西东路考试官。征南行台拈合圭闻其名,邀至相下,待以宾友。凡七年而殁,年四十八。京叔好三苏文,为学能自刻厉,文章议论,粹然一出于正。有《神川遁士集》二十卷、《处言》四十三篇、《归潜志》三卷。

  • 刘濩
    刘濩 (? ~ ?) 9 篇诗文

    濩字声之,三山人。尝以经学教授钱唐,鄜州刘汶师鲁与濩交最久,而兄事之。殁后,门人瞿士弘集其遗文如干篇,师鲁为序其首,金华黄侍讲晋卿跋其后曰:声之同时辈流人物,凋落殆尽,士弘得师鲁,以为声之不朽之托,独惜其所纂录殊有未备,以仆所藏声之遗墨校之,集所不载者五七言古律诗,犹十有二首,辄书而归之,俾置卷中。仆所弗及知者,固不止此也。尝与声之炉亭夜话,赠诗有云:「昭代尊经术,先生尚布衣。」晋卿之推服声之者至矣。

  • 赵觐
    赵觐 (? ~ ?) 5 篇诗文

    觐字宗弁,澄江人。

  • 赵必范

    赵必范,号古一,桐江(今浙江桐庐)人。月泉吟社第二十名,署名学古翁。事见《月泉吟社诗》。

  • 赵恒
    赵恒 (? ~ ?) 1 篇诗文

    明泉州府晋江人,字志贞。嘉靖十七年进士。任袁州府学教授,官至姚安知府。有《春秋录疑》。

  • 郑玠
    郑玠 (? ~ ?) 7 篇诗文

    郑玠,字太玉,浈阳(今广东英德县东)人。理宗嘉熙初以上舍对策,极言天下事。官潮阳尉。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知博罗县。擢太府寺丞。明崇祯《博罗县志》卷二有传。今录诗七首。

  • 郑采
    郑采 (1309 年 ~ 1365 年) 5 篇诗文

    元温州平阳人,字季亮,号曲全。郑东弟。赋性狷介。尝游金华,部使者欲辟为府史,力辞。为文循矩度。工诗。与兄齐名。

  • 刘应凤

    元安福人。字尧举,号书台。宋末曾入仕,元兵逼江南时,还乡隐居,以文自娱,好《庄子》、《战国策》。文天祥被俘押送大都,路过江西,应凤疑其降元,作《送文总管朝燕》四首以讽之。

  • 刘子郁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赵由侪

    由侪字与侪,南丰人。

  • 潘升
    潘升 (? ~ ?) 1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赵汸
    赵汸 (1319 年 ~ 1369 年) 153 篇诗文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刘应龟

    (1244—1307)元间婺州义乌人,字元益,号山南隐逸。少多大志。宋咸淳间游太学,丞相马骥高其才,欲以女妻之,坚不允,由是名益高。乃筑室南山,卖药以自晦。入元,部使者强起主教乡邑,官至杭州学正。有《山南先生集》。

  • 刘云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赵由俊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