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致远

    李致远[元](1261-约1325)字致远。工曲,今仅存还牢末剧一种,散曲散存太平乐府等选本中。何梦华抄本《太平乐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阳(今属江苏)。存小令26首,套数4篇及杂剧《还牢末》。仇远相交甚密。据仇远写给李致远的《和李志远君深秀才》诗中说他“有才未遇政绩损”“亦固穷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云野鹤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评其曲曰:“如玉匣昆吾。”

  • 王恽
    王恽 (1227 年 ~ 1304 年) 562 篇诗文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 吾丘衍
    吾丘衍 (? ~ 1311 年) 163 篇诗文

    衍字子行,钱塘人。意气简傲,常自比郭忠恕。居生花坊一小楼,客至,僮辄止之,通姓名乃使登。一日,廉访使徐琰来见,衍从楼上呼曰:此楼何敢当贵人登耶!愿明日谒谢使节。琰笑而去。生徒从衍游者常数十百人,衍坐童子地上,使冠者分番下授之,时出小清凉伞,教之低昂作舞势。或对宾游谈大噱,解发濡酒中为戏,群童皆肃容莫敢动。衍左目眇,又跛右足,一俯一仰,妩媚可观。畜两铁如意,日持弄之。或倚楼吹洞箫数曲,超然如忘世者。性好讥侮文学士,独推服仇远及胡之纯、长孺兄弟。初,衍年四十未娶,买酒家女为妾,至大三年秋,或讼女为己妻,官逮女父母,会其伪券事觉,连及衍,衍固弗知也。因逻卒辱衍,衍大不胜惭。腊月甲子,衍持玄绦缁笠诣仇远别,值晨出,因留诗一章竟去,不知所之。明日,或有得遗履于断桥上者。后卫大隐以六壬筮之,得亥子丑顺流相。曰:是其骨朽渊泥九十日矣!多宝院僧可权故从衍学为诗,闻其死,哭甚哀,招魂葬之西湖上。子行工隶书,尤精于小篆。兼通声音律吕之学。诗善效李贺。有《竹素山房诗》,竹房、竹素、贞白,皆其号也。

  • 脱脱
    脱脱 (1314 年 ~ 1356 年) 2 篇诗文

    脱脱(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九年(1349年)农历闰七月,复出为中书左丞相,至正十年(1350年)农历四月,脱脱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被赞誉为“贤相”。至正十一年(1351年)修黄河民工起义,镇压抗元红巾军。他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职流放云南,后被中书平章政事哈麻假传元惠宗诏令自尽。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 王吉昌

    王吉昌,生平不详,元代人,号超然子,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 刘秉忠
    刘秉忠 (1216 年 ~ 1274 年) 150 篇诗文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为僧时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博学多艺,尤邃于《易》及邵雍《皇极经世》。初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寻弃去,隐武安山中为僧。乃马真后元年,忽必烈在潜邸,召留备顾问。上书数千百言,引汉初陆贾“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言,陈说天下大计。宪宗时,从灭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及即位,秉忠采祖宗旧典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中统五年,还俗改名,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建议以燕京为首都,改国号为大元,以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一代成宪,皆自秉忠发之。卒谥文正。有《藏春集》。

  • 王和卿

    王和卿,大名(今河北)人。生卒年及姓名不详,一说即通许县尹王鼎,字和卿,与关汉卿同时且有交游。元钟嗣成《录鬼簿》列为前辈名公。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称之为词林英杰。善作滑稽戏谑之曲,当时名播天下。现存散曲小令二十一首,多滑稽俏皮之作,有的流于油滑恶趣。

  • 李俊民
    李俊民 (1176 年 ~ 1260 年) 889 篇诗文

    金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字用章,号鹤鸣,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 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李元嘉后裔,排行第三。幼年能文。少时得名儒传授程氏之学,即北宋哲学家程颐、程颢兄弟二人所奠定的“理学”,“其于理学渊源,冥搜隐索,虽片言只字务有根据。”凡经传子史百家之书,他无不研究,未及仕,已成名儒。 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时年二十五岁),授应奉翰林文字,文名雄于一时。不久,任沁水县令,并提举长平(今高平西北)仓事,进升朝请大夫。未几,因他厌恶官场应酬,弃官归田,以所学教授乡里。由于他学问渊博,加之状元声威,从学者甚众,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投师者不绝于门。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金宣宗自中都(今北京城西南隅)南迁汴京(今开封市)。因为战乱,李俊民于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离开家乡隐居于嵩州鸣皋山隐居,后迁徙至怀州(今河南沁阳),不久又隐于西山。在河南的这段时间,有隐士荆先生,授给他邵雍的《皇极》数学,李俊民对这种用符号、形象和数字推测宇宙变化的学说十分精通,当时深通此道的刘秉忠也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弗如。元灭金后,李俊民徙居怀州,不久又隐居于崇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在大阳生活,他便千方百计招延泽州散在四方的名士,协助他教授学生,所以,仅五六年,所培养的人才,“以通经被选者”有一百二十二人。 元初,忽必烈即汗位前,刘秉忠曾向忽必烈推荐李俊民,盛赞他“易理,易数两造精微”。元宪宗蒙哥七年(公元1257年),忽必烈在藩邸,命以安车召见李俊民等金朝遗老,天天延访,从不间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经史百家,无所不谈。忽必烈想授以高官,但李俊民拒绝入仕,恳赐还山,忽必烈钦佩其气节,尊重其人格,便派专人护送。忽必烈曾令张仲一向李俊民讨教有关祯祥方面的预言,因李俊民精通《皇极》数,所言神话般全部应验。当忽必烈即汗位,改元中统,李俊民已卒于嵩山,享年八十五岁,葬于晋城崔家庄北。元世祖中统初,赐谥庄靖先生。 其文格冲澹和平,语言流畅(代表作《重修浮山女娲庙记》、《睡鹤记》);诗多忧幽激烈之音,寄怀深远;其词多咏物、写景、应酬唱和之作,偶尔也抒发苦闷,如“人世闲愁都占了,有情天也老”(《谒金门·和邦直》)。元世祖忽必烈曾对侍臣说:“朕求贤三十年,唯得窦汉卿及李俊民二人。”元人王特升评价说:“鹤鸣老人,国朝之名士也,勇退居闲,朝经暮史,经学传家尤长于理。”刘瀛序其集云:“先生诗,格律清新似东坡,句法奇杰似山谷。集句圆转,脉络贯穿,半山老人之体也。雄篇钜章,奔腾放逸,昌黎公之亚也。”《四库全书总目》赞其诗“类多幽忧激烈之音,系念宗邦,寄怀深远,不徒以清新奇崛为工”。 有《庄靖集》十卷,包括诗七卷,文三卷。词存六十八首,收入唐圭璋《全金元词》。《庄靖集》有《九金人集》本、《山右丛书初编》本。

  • 王丹桂

    王丹桂(生卒年不详),金代道士。字昌龄,号五峰白云子,利州(今四川广元市)人。师事金代道教宗师马钰(马丹阳),修习全真教义。隐于昆嵛山神清洞。工填词,笔调流畅清雅,有词集《草堂集》一卷,收其词一百四十馀首,皆宣扬早期全真教旨,与马钰同一格调,多赠寄答和之作,内容均是宣说早期全真教义,警诫世人觉悟人生梦幻,断恩爱,弃名利,以求达仙真之位。《全金元词》收其词六十二首。生平见其《草堂集》。

  • 王奕

    宋末元初信州玉山人,字敬伯,号斗山。与其子居玉琅峰读书。与文天祥、谢枋得友善。枋得被俘北上时,尝为诗送之以寄慨。入元,仕玉山教谕,建斗山书院。所著《斗山文集》等不传,仅有《玉斗山人集》三卷传世。

  • 王元鼎

    王元鼎,生卒不详,约为至治、天历年间人。曾任朝林学士,时都中有名妓郭氏顺时秀,姿态闲雅,善杂剧旦本,舆元鼎相昵。《录鬼簿》称“王元鼎学士”。他与杨显之交往,序为师叔。约与阿鲁威同时。阿鲁威曾戏问当时名妓顺时秀(一辛文秀):“我比元鼎如何?”她回答说:“参政(指阿鲁威),宰相也,学士(指王元鼎),才人也。治军泽民,则学士不及参政;嘲风弄月,则参政不及学士。”(《尧山堂外纪》)《辍耕录》并《青楼集》,皆称“元鼎散曲,词皆流美。”现存套数二套,小令七首。

  • 王寂

    金蓟州玉田人,字元老。海陵王天德二年进士。世宗大定初,为太原祁县令,调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迁通州刺史,兼知军事。累官中都路转运使。以诗文名。有《拙轩集》。

  • 姬翼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陈普
    陈普 (1244 年 ~ 1315 年) 865 篇诗文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宋方壶

    元末明初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卒年不详,名子正。元惠宗至正初年,曾客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来往湖山之间。後因「海内兵变,西北州郡毒於侵暴屠烧,而编民於死者十九」。便移居华亭,築室於莺湖之西,「闢室若干楹,方疎四启,昼夜长明,如洞天状。有石焉崭然而献秀,有木焉鬱然而交阴。盖不待驭冷风度弱水而坐致『方壶』之胜,因掲二字以名之」。尤其是「甲第连雲,膏腴接壤,所欲旣足而无求於外,日坐『方壶』中,或觞或弈」。又,传说有仙山名「方壶」,而子正「不择地而有其乐,则非『方壶』而『方壶』也」。可见他多年正是过着一种隐居生活(参见《淸江贝先生集》中《方壶记》)。工散曲,其曲作中多不满元世,鄙弃官场,恨恶姦党,同情下层妓女,以及对大明王朝的拥护。明·宁献王朱丹丘《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现存套数五套、小令十三首。

  • 李道纯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睢景臣

    元代著名散曲、杂剧作家,生卒年不详,一作舜臣,字景贤,或作嘉贤,,江苏扬州(今扬州市)人,一生著述甚多,著有散曲集《睢景臣词》。杂剧有《莺莺牡丹记》、《千里投人》、《屈原投江》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哨遍·高祖还乡》。

  • 周德清

    元高安人,字挺斋。工乐府,精通音律。有《中原音韵》,书成于泰定元年。

  • 叶颙
    叶颙 (1296 年 ~ ?) 572 篇诗文

    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