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克敬
    王克敬 (1275 年 ~ 1335 年) 1 篇诗文

    元大宁路人,字叔能。泰定帝泰定初官绍兴路总管,转两浙盐运使,减盐引以苏民困。累迁南台治书侍御史,以正纲纪自任。召为吏部尚书,中道坠马,养疾吴中,顺帝元统初起为江浙参政,寻致仕卒。

  • 孔皖
    孔皖 (? ~ ?) 1 篇诗文

    元温州路平阳人,字子充。顺帝至正二年乡贡,任宗文书院山长。官至江浙行省照磨。元亡不复仕。

  • 方子京

    元建德路分水人。顺帝至正十一年乡试居前列,除嘉兴路教授。致仕归。

  • 元氏
    元氏 (? ~ ?) 1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王宥
    王宥 (? ~ ?) 3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王蒙
    王蒙 (? ~ 1385 年) 22 篇诗文

    元明间浙江湖州人,字叔明,以隐居于仁和之黄鹤山,号黄鹤山樵,亦作黄鹤樵者,又号香光居士。赵孟頫外孙。敏于文,工画山水人物,与黄公望、倪瓒、吴镇为元末四家。元末曾官理问。画山水师巨然,得外氏法,诗画与倪瓒齐名。芒鞋竹杖,居山中几三十年,作画均以“万壑在胸”为基础。明洪武初知泰安州,尝谒胡惟庸于私第,惟庸既诛,牵连下狱瘐死。

  • 王特起

    金代州崞县人,字正之。音乐技艺,无所不能,尤长于辞赋。章宗泰和三年进士,为真定府录事参军,有惠政。累官司竹监使卒。

  • 元明善
    元明善 (1269 年 ~ 1322 年) 14 篇诗文

    元大名清河人,字复初。诸经皆有师法,尤深于《春秋》。早年游吴中,以荐为安丰、建康两学正。辟掾行枢密院,佥院事董士选待之若宾左。仁宗即位,升翰林直学士。诏以蒙古文节译《尚书》有关政要者。延祐二年,始会试天下进士,首充考试官;廷试,又为读卷官。所取士后多为名臣。累官翰林学士,卒谥文敏。早岁以文章自豪,出入秦、汉间,晚益精诣。有《清河集》

  • 王元粹

    金平州人,字子正,初名元亮。弱冠作诗便有高趣。哀宗正大末,为南阳酒官。遭乱,流寓襄阳。后北归,寄食燕中。年四十余卒。

  • 方从义

    元道士,贵溪人,字无隅,号方壶。居上清宫。工诗文,善古隶章草。画山水,极潇洒。

  • 元顺帝
    元顺帝 (1320 年 ~ 1370 年) 1 篇诗文

    即妥欢贴睦尔。元朝皇帝。明宗长子。文宗至顺元年,徙居高丽大青岛,一年后,徙广西静江。三年,文宗、宁宗相继去世后,文宗后不答失里召之入京,为燕铁木儿所阻,久不得立。四年,燕铁木儿死,乃即位于上都,时年十三岁,改元元统。右丞相伯颜专权,元统三年,以谋逆罪杀唐其势(燕铁木儿子)及皇后(燕铁木儿女),使侄脱脱领宿卫。罢科举取士之制。以祖述世祖为理由,改当年为至元元年,是为后至元。时各地民众起事频繁,乃禁汉人、南人执兵器及养马,不准学习蒙古、色目文字。至元六年,帝得脱脱之助,罢黜伯颜。以脱脱为中书右丞相。恢复科举制度。次年,改元至正。十一年,爆发红巾军大起义。朝廷内部亦矛盾重重。脱脱被谗贬死。顺帝与皇太子争权,各结外援,发生内战。朱元璋乘间囊括南方,进行北伐。二十八年,明军进迫大都,顺帝北走应昌。两年后病卒。庙号惠宗。明朝加号顺帝。

  • 王志谨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王思廉
    王思廉 (1238 年 ~ 1320 年) 2 篇诗文

    元真定获鹿人,字仲常。元好问弟子。至元十年,以荐为符宝局掌书。累擢为翰林待制。每侍读,世祖辄令大臣听受。二十九年迁正议大夫、枢密院判官。成宗即位,迁中奉大夫、翰林学士,以病归。三年,起为工部尚书,拜征东行省参知政事。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 王畛

    畛字季野,都中之子,官至成都路判官。至正间,与弟畦流寓吴中,与陈叔方、郑明德并以文行著于时。

  • 王鑑
    王鑑 (1294 年 ~ 1366 年) 11 篇诗文

    元真定安平人,字明卿。少侍父宦居吴中,长受学于虞集。尝游燕京,朝贵以茂才举,不就。张士诚居吴,甚礼敬之。隐居杜门二十余年,家贫无担石储,而客至辄叩邻家问酒,酒至,对客剧饮,谈论不辍。晚节益高。有《明卿集》。

  • 方存心
    方存心 (1260 年 ~ ?) 1 篇诗文

    元徽州路歙县人,字中全。方回子。泰定帝泰定元年知盐官州。

  • 王东
    王东 (? ~ ?) 7 篇诗文

    元吴人,字起善。喜抄异书,得元好问《续夷坚志》,即抄以传世。友人宋无、石岩甚称之。

  • 王与敬

    元福州人,号秋崖。少游湖海,参访高真,留雷州,武宗至大二年奉旨还武夷山护冲祐观。

  • 王祯

    祯字伯善,东平人。官旌德宰,六年再调永丰,山斋萧然,终日清坐。每岁教民种桑若干株,凡麻苧禾黍牟麦之类,所以莳艺芟穫,皆授之以方。又图画所为钱镈耰耧耙?诸杂用之器,使民为之。名其书曰《农器图谱》、《农桑通诀》。如《咏平板》云:「一行已见光如拭,再过都无迹可寻。」《辊轴》云:「本拟助禾轻著力,却冯偃草重于风。」《水闸》云:「禹门似是崇三级,巫峡还同束众流。」《阴沟》云:「花径有同流暗水,桃源误认出残红。」皆能刻画摹拟,曲肖情状。剡源戴表元称其纲提目举,华搴实聚。顾旧农书有南北异宜而古今异制者,此书历历可以通贯。信儒者之用世,非空言也。

  • 王璋

    元宁国路宣城人,字敬叔。王圭弟。与圭并以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