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字平仲。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西元九八〇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通判郓州,累擢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铨。颇敢直谏,宋太宗以比魏文贞。淳化二年(西元九九一年),拜左谏议大夫,除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淳化四年(西元九九三年),罢知青州。淳化五年(西元九九四年),召拜参知政事,加给事中。至道二年(西元九九六年),坐事出知邓州。宋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西元一〇〇三年),迁兵部侍郎,为三司使。景德元年(西元一〇〇四年),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莱公力排众议,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而还,是为「澶渊之盟」。景德三年(西元一〇〇六年),为王钦若所谮,罢相,为刑部尚书,出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西元一〇一四年),复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大中祥符八年(西元一〇一五年)罢。天禧三年(西元一〇一九年)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天禧四年(西元一〇二〇年)六月,坐与中官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宋真宗为太上皇事,罢相,寻贬道州司马。乾兴元年(西元一〇二二年),再贬雷州司戸参军。宋仁宗天圣元年(西元一〇二三年)六,以疾卒于雷州,寿六十二。后十一年,景祐元年(西元一〇三四年),诏复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谥忠悯。有《忠悯公诗集》三巻,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存词五首,见《花菴词选》及《湘山野录》。生平见《宋史·巻二百八十一·寇準传》。
-
-
-
-
-
-
-
苏麟(969~1052前后),宋杭州属县巡检。见[宋]俞文豹《清夜录》[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近水楼台: 此故事出自宋俞文豹编撰的《清夜录》。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对部下很宽厚,常举荐随员做官。据说,他在浙江做官时,部下都经他举荐当了官。只有一位叫苏麟的人,因外出办事不在跟前,未被范仲淹举荐。於是,苏麟作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看似咏楼台亭榭、花草树木,实则暗示:好处都被别人占了,而自己却得不到恩泽。范仲淹何等聪明,看到他的诗后,明白了他的意思,因此,写了封推荐信,使苏麟得到升迁。此诗以后成为人尽皆知的成语,用以讥讽藉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亲信捞取好处的人。
-
-
何梦桂 ,字岩叟,别号潜斋,谥号文建,宋淳安文昌人(今浙江淳安县文昌镇文昌村)。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1] 在世。自幼从学于名师夏讷斋先生,深受教益。咸淳元年(1265年)省试第一,举进士,廷试第三名(即“探花”)。其侄何景文,亦登同榜进士。宋度宗得知何梦桂与黄蜕、方逢辰同堂就读于石峡书院,故御书“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的联句相赠。梦桂初为台州军判官,历官太常博士,咸淳十年(1274年)任监察御史。曾任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富昌(后改名文昌)小酉源,元至元中,御史程文海推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屡召不赴。著书自娱,终老家中。学者称之为“潜斋先生”。梦桂精于易,所著有《易衍》、《中庸致用》诸书,其《潜斋文集》11卷,收入《四库全书》,《四库总目》并传于世。现何家家谱百字歌为文建公所编。
-
-
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才甫,一作材甫,自号莲社居士。宋高宗绍兴末知閤门事。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〇年),金人来议和,副洪景卢为接伴使,坐奉使辱命,罢。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卽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西元一一六七年)宋高宗莅聚景园,莲社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西元一一七九年)三月,宋高宗再莅聚景园,莲社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宋孝宗幸绛华宫,莲社进《临江仙》词。累以词章邀宠,赐赉极渥。与曾纯甫、龙大渊等同为狎客之流。淳熙五年(西元一一七八年)为宁武军承宣使,再知閤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有《莲社词》一卷,存词百馀首;又有《易卦补遗》、《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然《绍兴内府古器评》中有嘉定以后所得者,后人疑为明人伪作。
-
-
-
-
-
-
-
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字泰伯,世称盱江先生、直讲先生。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举「茂才异等」不第,与范文正等友善,拥护「庆历新政」。倡立盱江书院(盱江在南城),教授生徒,从学者常数百人,世称「盱江先生」。宋仁宗皇祐初,由范文正荐为试太学助教,后为直讲。嘉祐中,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嘉祐四年(西元一〇五九年)卒,年五十一。盱江以文章知名,通经术,素不喜《孟子》,极斥释道二教,重农业生产。有《退居类稿》十二卷,《皇祐续稿》八卷。明成化间南城左赞编为《盱江集》(亦作《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事见《盱江集》卷首宋魏峙《李直讲年谱》,《宋史·卷四百三十二·〈儒林列传·李觏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