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寅宾,字彦周。昆山(今属江苏)人。与范成大有诗倡和(《昆山杂咏》卷下)。今录诗四首。
冯澥,以曾污伪命夺职,已而复官。绍兴三年(一一三三)致仕,十年卒(同上书卷一三六)。《宋史》卷三七一有传。
宋平江长洲人,字子由,号盘野居士。孝宗淳熙八年进士第一。通判绍兴府,赈灾有绩。自金国奉使还,迁嘉王府赞读。宁宗时权礼部尚书兼吏部,会禁道学,奏不宜籍记“伪党”姓名,劾知成都。嘉定初知绍兴府。官至正奉大夫。
黄谦,字牧仲,侯官(今福建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为监察御史(《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四)。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于通判常德府任以事放罢(同上书职官七二之五五)。今录诗二首。
黄卓,字先之,一字德美,南平(今属福建)人。朱熹弟子。事见《宋元学案补遗》卷六九。
宋福州长乐人,一作闽清人,字雍甫,一字信厚。孝宗淳熙四年太学两优释褐,授迪功郎太学录。知南康军。宁宗时韩侂胄为父乞谥,唐复议不愿奉承,因求去。
杨信祖,与方元修、王直方同时(《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四引《王直方诗话》)。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杨缄,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知宣州(清嘉庆《宁国府志》卷二)。累官江南西路转运使(《江西通志》卷四六)。后宰畿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
愈上人,合浦(今属广西)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苏轼自海外归,尝和其诗。
杨则之,字彝老,昆山(今属江苏)人(《至正昆山郡志》卷四)。曾学诗于西湖释清顺,学禅于大觉释怀琏。有《禅外集》,已佚。事见《中吴纪闻》卷六。今录诗五首。
黄垺,字孚之,临川(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知莲城县。理宗绍定间知将乐县。四年(一二三一)知延平府。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知建宁府。事见《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二引《延平志》、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九二。
宋洪州分宁人,字知命。黄庭坚弟。少有奇节,常有出尘超俗之举。与刘师道、李公麟等友善。作小诗、乐府,清丽可爱。
宋元间台州黄岩人,字立道,号寿云。宋乡贡进士。精《易》。宋亡不仕,筑西清道院居之,以著述为事。卒,私谥康敏。有《周易通义》、《或问》、《发例》等。
杨存,字正叟,一字存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官袁州司理参军,历知长乐、猗氏、仁和、奉符等县,通判建昌军。又通判洪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上章致仕。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七十一,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二《通判洪州杨公墓表》,《宋史翼》卷一九有传。
慎镛,字元音(《宋诗纪事补遗》卷一○),衢州(今属浙江)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以礼部郎中秘阁校理知湖州(《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事见《宋史》卷二七七《慎从吉传》
杨舜举,金华(今属浙江)人。与父本然同出王应麟之门。与许谦有交(《白云集》卷一《游山》)。月泉吟社第三十六名,署名观我。事见《词苑丛编》卷一四引姚云文《江村剩语·杨观我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