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持正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季秉。徽宗政和五年进士。曾在太学驰名。历知德庆、南剑、潮阳三郡。任南剑时,曾与诸将力争宽恕入境之寇。官终朝请大夫。

  • 吴龙翰
    吴龙翰 (1233 年 ~ 1293 年) 255 篇诗文

    宋徽州歙县人,字式贤,一作武贤,号古梅。理宗景定五年乡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文字。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乡校诸生礼请充教授,寻弃去。嗜奇学,博为诗。有《古梅吟稿》。

  • 宋白
    宋白 (936 年 ~ 1012 年) 214 篇诗文

    宋大名人,字太素。太祖建隆二年进士。乾德初,试拔萃高等。为著作佐郎。太宗即位,迁左拾遗,权知兖州,岁余召还。历仕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终吏部尚书。学问宏博,属文敏赡。尝三掌贡举,极意称奖,苏易简、王禹称等皆出其门。雍熙中,与李昉等同编《文苑英华》。卒谥文安。有集。

  • 李錞

    李錞,字希声,尝官秘书丞,与徐府、潘大临同时(《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今录诗十首。

  • 宋光宗

    宋光宗赵惇(一一四七~一二○○),孝宗第三子。高宗绍兴二十年(一一五○),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孝宗即位,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一一七一),立为太子,判临安府。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受内禅,建元绍熙。在位五年,内禅第二子赵扩。宁宗庆元六年卒,年五十四。有《御制集》,已佚。事见《宋史》卷三六《光宗本纪》。今录诗十一首。

  • 李洪
    李洪 (1129 年 ~ ?) 546 篇诗文

    宋扬州人,一云吉州庐陵人,字子大。李正民子。历官知温州、藤州。宁宗庆元五年提举浙东,除本路提刑。工诗,与弟漳、泳、泉、浙著《李氏花萼集》。又有《芸庵类稿》。

  • 李子西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吴则礼
    吴则礼 (? ~ 1121 年) 539 篇诗文

    宋兴国永兴人,字子副,号北湖居士。吴中复子。以荫入仕。哲宗元符元年为卫尉寺主簿。徽宗崇宁中累官至直秘阁、知虢州,三年,编管荆南。晚居江西豫章。有《北湖集》。

  • 李吕
    李吕 (1122 年 ~ 1198 年) 368 篇诗文

    宋邵武军光泽人,字滨老,一字东老,号澹轩。李纯德子。幼学于从父李郁。年四十弃科举,纵览百家,尤留意《通鉴》。孝宗淳熙六年见朱熹,遂为讲学之友。教人循循善诱。学甚富,尤深于《易》。有《周易义说》、《澹轩集》。

  • 李霜涯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吕同老

    吕同老,字和甫,号紫云(《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四),济南(今属山东)人。宋遗民。事见《洞霄诗集》卷一二、《宋诗纪事》卷八○。今录诗十二首。

  • 宋伯仁

    宋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

  • 宋京

    宋京,字宏父,自号迂翁(《舆地纪胜》卷一五七),双流(今属四川)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清光绪《双流县志》下卷《选举》)。曾任户部员外郎,后以太尉府少卿出知邠州(《竹隐畸士集》卷三《送宋宏甫出守邠州》诗自注)。今录诗十九首。

  • 吴淑真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吴沆
    吴沆 (1116 年 ~ 1172 年) 70 篇诗文

    宋抚州崇仁人,字德远,号无莫居士。博学通经史。高宗绍兴十六年与弟吴澥各献所著书于朝,以误抵庙讳罢归。隐居环溪,人称环溪先生。及卒,门人私谥文通先生。有《通言》、《易璇玑》、《环溪集》、《环溪诗话》等。

  • 吴渊
    吴渊 (1190 年 ~ 1257 年) 31 篇诗文

    宋宁国府宣城人,字道父,号退庵。宁宗嘉定七年进士。授建德簿。累迁提点浙西刑狱,镇压衢州、严州民起事。任江、淮、荆、浙、福建、广东都大提点坑冶,抄没民资以百万计,被劾罢。后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兼转运副使,曾赈济灾民。理宗宝祐五年以援川、蜀功,拜参知政事。有《易解》、《退庵文集》等。

  • 沈与求
    沈与求 (1086 年 ~ 1137 年) 420 篇诗文

    宋湖州德清人,字必先,号龟溪。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历明州通判。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在任知无不言,前后近四百奏,言甚切直。移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出为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高宗绍兴四年,知镇江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寻任参知政事。与张浚不和,出知明州。七年,迁知枢密院事。卒谥忠敏。有《龟溪集》。

  • 汪梦斗

    宋元间徽州绩溪人,字以南,号杏山。宋景定中,魁江东漕试,授承节郎、江东司制干官。宋亡,谢昌言荐于元世祖,被召至京师,不受官。后教授乡郡。有《北游集》、《云间集》。

  • 杜子民

    杜子民,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为详断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一)。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为朝散郎(《宋会要辑稿》职官五八之一四)。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通判常州(《咸淳毗陵志》卷九)。今录诗三首。

  • 杜子更

    杜子更,失其名,当与杜耒(子野)为兄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