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必敬,号乐所,同安(今福建厦门)人。宋末应举不第,遂不复出。尝与邱葵讲明濂洛遗学。有《诗联遗文》,已佚。清嘉庆《同安县志》卷二三有传。今录诗二首。
郭昭符,太宗雍熙初以太仆寺丞通判永州(清嘉庆《零陵县志》卷一四)。
陈瑊,永春(今属福建)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四七)。
郭仁,字寀之,吉水(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十年(一一八三)领乡荐。事见清同治《吉水县志》卷二九。今录诗三首。
陈达翁,字泉石,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谢枋得晚辈友。事见《叠山集》卷五。
陈宗古,字述之,侯官(今福建福州)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二二八)进士。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八。今录诗二首。
陈南,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为著作郎(《蔡氏九儒书》卷八《久轩集》附录)。
陈田夫,字耕叟,号苍野子。高宗绍兴中居衡山紫盖峰下九真洞老圃庵,往来七十二峰间三十馀年。辑《南岳总胜集》,有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自序(《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三一)。今录诗二首。
陈子常,字常翁,仙游(今属福建)人(《闽诗录》卷一○)。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提点德寿宫。以左武大夫:鄂州观察使致仕。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落致仕充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干办御药院《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三之二、七七之八四)。
陈睦,莆田(今属福建)人。侗弟。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为秘阁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八年,迁监察御史,出为两浙提点刑狱(同上书卷二七○)。元丰元年(一○七八)直昭文馆(同上书卷二八八)。七年,为鸿胪卿,以宝文阁待制知广州(同上书卷三四六)。八年,移知潭州,卒(同上书卷三六一)。事见《莆阳文献传》卷一三。今录诗二首。
宋太原人,先世沙陀部人。历仕五代后唐、后晋,屡破契丹于代北。后汉立,历郑州防御使、河北都巡检使、镇宁军节度,平杜重威、赵思绾叛。后周时从征刘崇、契丹、淮南,历镇许州、徐州,兼侍中,加兼中书令、开府阶。入宋,为河中尹、护国军节度。太祖开宝二年改左金吾卫上将军。以太子太师致仕。性重厚,有谋略,多技艺,善飞白书。
陈晋锡,明州(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
陈虚中,徽宗崇宁间知抚州(《能改斋漫录》卷一七)。
陈白,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九八一)知鄜州。事见《宋会要辑稿》禽货四九之六。今录诗五首。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立之。理宗淳祐四年进士。由邵武军判官入为国子正,累迁秘书监。景定四年,拜侍御史,迁刑部尚书。度宗即位,拜殿中侍御史兼侍讲。后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咸淳六年,兼权参知政事。直言清节,屡上书言国是。卒谥文定。有《寄怀斐稿》、《曲辕散木集》、《经史明辨》、《经史管见》等。
郭昭著,字汝晦,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累官兵部郎中(《宋诗拾遗》卷三)。今录诗二首。
宋福州罗源人,字敬甫,又字子兼,号秋塘,又号潮溪。高宗绍兴间为太学生,时秦桧当国,慷慨论言,力诋和议。有《雪篷夜话》、《扪虱新话》。
陈邦庆,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以左从政郎知道州江华县(《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六)。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