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古遇

    陈古遇,平江(今属湖南)人。元俞焯称其诗高古,无宋末气。事见《诗词馀话》。今录诗三首。

  • 陈观国

    陈观国,字用宾,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王英孙友,和周密、邓牧同时。事见《文东野语》卷一九、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五四。今录诗三首。

  • 陈子全

    宋攸县人。为庐陵丞。端宗景炎中与主簿吴希奭、尉王梦应勤王,复袁州。后湘郡诸县陷没时,中流矢死。希奭、梦应亦力战死,庐陵称为“三忠”。

  • 郭昭务

    郭昭务,字汝成,昭乾弟。曾官司农(《宋诗拾遗》卷三)。

  • 陈槩
    陈槩 (? ~ ?) 1 篇诗文

    陈槩,字少仪,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官至太常卿。事见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

  • 陈续
    陈续 (? ~ ?) 2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陈振孙

    宋湖州安吉人,曾名瑗,字伯玉,号直斋。宁宗、理宗时,历溧水、绍兴、鄞县教授,兴化军通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端平三年知台州,嘉熙元年改知嘉兴府。淳祐四年,除国子司业。后官至侍郎。藏书五万一千余卷,仿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直斋书录解题》。

  • 郭广和

    郭广和,徽宗大观四年(一一一○)通判金州(《舆地纪胜》卷一八九)。

  • 陈讲
    陈讲 (? ~ ?) 1 篇诗文

    陈讲,字子学,号中川,遂宁县罗家场(今四川遂宁船山区永兴镇)人。明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监察御史,巡按陕西,升山西提学使,历河南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山西巡抚。著《中川文集》《茶马志》。死后葬联盟乡真教寺。其乡旧有解元牌坊、名臣牌坊,早毁。隆庆四年(1570)在墓前立有御祭陈讲文石碑,亦无存。

  • 陈子浩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郭昭度

    郭昭度,字汝则,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贽子。以荫录为大理寺丞。终比部郎中。事见《宋史》卷二六六《郭贽传》。今录诗二首。

  • 陈必复

    陈必复,字无咎,号药房,长乐(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间居封禺山中,结屋为药房吟所。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江湖后集》卷二三)。十一年为林尚仁《端隐吟稿》作序。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山居存稿》一卷。事见《南宋六十家小集·端隐吟稿》序。 陈必复诗,据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陈俊卿
    陈俊卿 (1113 年 ~ 1186 年) 14 篇诗文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应求。高宗绍兴八年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因不附秦桧,被置闲职。桧死,召为校书郎。任普安郡王府教授。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出知泉州。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四年,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以用人为己任,奖廉退,抑奔竞。凡所奏请,都关治乱安危大事。六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以少保、魏国公致仕。谥正献。有文集。

  • 陈振甫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陈子高

    陈子高,字朝老。在《回文类聚》中与梅窗相次。今录诗五首。

  • 郭昭乾

    郭昭乾,字汝端(《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作瑞,误),太宗太平兴国间布衣(《宋诗拾遗》卷二)。今录诗三首。

  • 郭亢
    郭亢 (? ~ ?) 1 篇诗文

    郭亢,诸暨(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由处州通判改湖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九)。官至朝散大夫(清乾隆《诸暨县志》卷一七)。

  • 陈瑄
    陈瑄 (? ~ ?) 1 篇诗文

    陈瑄,字宏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淳熙三山志》卷三二)。

  • 陈宗仁
    陈宗仁 (? ~ 1268 年) 3 篇诗文

    陈宗仁,字元善,号菊庄,明州(今浙江宁波)人。从朱熹学。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历知县,擢秘书监。调参谋孟珙军事,珙荐于朝,除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在任六年,乞归。度宗咸淳四年卒(《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九)。今录诗二首。

  • 陈俞
    陈俞 (? ~ ?) 7 篇诗文

    陈俞,字伯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理宗宝祐间知政和县(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五)。官至太常博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