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梅臞

    唐梅臞,名字不详,歙(今属安徽)人。元父(《筠轩集》卷八)。

  • 奚商衡

    奚商衡,字元美,临安(今属浙江)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调昆山簿(《昆山杂咏》卷二)。淳熙三年(一一七六),为枢密院编修官,除太常博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三之二七)。七年,迁敕令所删定官(同上书刑法一之五三)。十年,除校书郎。十一年放罢(同上书职官七二之八)。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今录诗三首。

  • 孙文昭
    孙文昭 (1114 年 ~ ?) 1 篇诗文

    孙文昭,字子尚,开封(今属河南)人,南渡后侨居会稽。与王十朋多有唱和。高宗绍兴十五年卒,年三十二。事见《梅溪前集》卷一八《祭孙子尚文昭》。

  • 唐天麟
    唐天麟 (1227 年 ~ ?) 2 篇诗文

    唐天麟,字景仁,嘉兴(今属浙江)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二)。尝主嘉兴学正。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为江阴军司理参军(清康熙《常州府志》卷一三)。知仁和县(《咸淳临安志》卷五一)。

  • 倪翼
    倪翼 (? ~ ?) 1 篇诗文

    倪翼,字翼卿,号澹斋,罗源(今属福建)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特奏名。官潮州司法参军,因与知州议狱不合,挂冠归。卒年八十馀。清道光《罗源县志》卷一九有传。

  • 孙绍远

    孙绍远,字稽仲,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知兴化军(明弘治《兴化府志》卷二)。十三年,供职广南西路(《粤西金石略》卷九)。著有《大衍方》十二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三)、《谷桥愚稿》十卷(《宋史·艺文志》),皆佚。辑有《声画集》传世。

  • 孙渐
    孙渐 (? ~ ?) 2 篇诗文

    孙渐,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为京东西路提刑(《宋会要辑稿》职官五八之一六)。二年、三年时,为权发遣湖北转运副使(同上书食货四九之二七、职官六一之四三)。八年,以中奉大夫、直秘阁知梓州(同上书选举三三之三一、职官三之四九)。今录诗二首。

  • 孙鳌
    孙鳌 (? ~ ?) 1 篇诗文

    孙鳌,字抃才。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曾游紫阁,留宿草堂寺。事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册四一《草堂寺诗刻》。

  • 唐文若
    唐文若 (1106 年 ~ 1165 年) 9 篇诗文

    宋眉州丹棱人,字立夫,一字仲懿,晚号遁庵。唐庚子。高宗绍兴五年进士。分教潼川府。迁洋州通判,力争不增园户赋。改通判遂宁,赈济灾民,筑堤防水。召为光禄丞。改秘书郎。作《文思箴》以献,主张居安思危,以兵休兵。迁起居郎,劝帝收用西北人材。坐事出知邵、饶州,兴学、减租、捕盗,颇有政绩。召为宗正少卿,金兵入犯,屡上建议。兼给事中,迁中书舍人。孝宗即位,以疾外请,历知汉、江州。

  • 孙应求

    孙应求,字伯起,馀姚(今属浙江)人。介子、应时长兄。乡贡进士。事见《宋元学案补遗》卷三五。今录诗十一首。

  • 唐绩
    唐绩 (? ~ ?) 3 篇诗文

    宋永州零陵人,字公懋。哲宗元符三年进士。为衡山令,通判鼎州,迁福州运判。居官莅事有方,接人以义,有声称。

  • 奚球
    奚球 (? ~ ?) 1 篇诗文

    奚球,英宗治平中为太常博士、坊州判官。事见《金石萃编》卷一三六。

  • 孙俟
    孙俟 (? ~ ?) 4 篇诗文

    孙俟,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田陕西路转运副使改知秦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九)。七年,在成都与周焘作诗唱和。宣和元年(一一一九),知福州。二年,移洪州。六年,知广州(以上《北宋经抚年表》卷五、《南宋制抚年表》卷下)。今录诗四首。

  • 奚㵄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倪翼周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孙琏
    孙琏 (? ~ ?) 3 篇诗文

    宋南安大庾人,字器之。家贫而嗜书,喜吟诗。终生不仕,耕种纺织为生,寿至百岁。

  • 唐耜
    唐耜 (? ~ ?) 2 篇诗文

    唐耜,曾知邛州。著《唐氏字说解》一百二十卷,时人称之。事见《郡斋读书志》卷四。

  • 孙应威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家之巽

    家之巽,字志行,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理宗景定间为建康制置司干官(《景定建康志》卷二五)。后通判临安府(《咸淳临安志》卷五○)。今录诗十首。

  • 徐天锡
    徐天锡 (985 年 ~ 1033 年) 2 篇诗文

    徐天锡,字日休,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人。真宗天禧间进士,为筠州司理参军、祥符县主簿。改著作郎、知宝应县,又改秘书丞。仁宗明道二年卒,年四十九(《广陵集》卷二八《故秘书丞徐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