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京
    冯京 (1021 年 ~ 1094 年) 15 篇诗文

    宋鄂州江夏人,字当世。仁宗皇祐元年进士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府。还,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出知扬州、江宁府,还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神宗立,改御史中丞。反对王安石变法,数论其更张失当。熙宁三年,除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荐苏轼、刘攽掌外制。为吕惠卿谮劾,罢知亳州。徙知成都府,安抚蕃部。哲宗即位,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简。有《灊山集》。

  • 雷震
    雷震 (? ~ ?) 1 篇诗文

    雷震,南昌(今属江西)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

  • 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九二七~九七六),涿州(今属河北)人。生于洛阳。后汉乾祐元年(九四八),枢密使郭威讨李守真,应募为部属。后周显德中,从征淮南、寿春,积功至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改忠武军节度使。显德六年(九五九),升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检校太尉、归德军节度使。七年春,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改元建隆(九六○)。继而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乾德元年(九六三),平荆湖;三年,平后蜀。开宝二年(九六九),亲征北汉;四年,平南汉;八年,平南唐。在位十七年。开宝九年冬十月卒,年五十。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葬永昌陵。事见《宋史》卷一至三《太祖纪》。

  • 刘季孙

    宋开封祥符人,字景文。工诗文。监饶州酒务,题诗为王安石称赏,遂知名。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兼东南第三将。苏轼荐其才,除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

  • 刘仙伦

    宋吉州庐陵人,字叔儗(nǐ)。孝宗淳熙间以诗名,亦工词。有《招山集》。

  • 黎廷瑞
    黎廷瑞 (? ~ 1298 年) 386 篇诗文

    宋饶州鄱阳人,字祥仲。度宗咸淳七年进士。为肇庆府司法参军。入元,隐居不仕。有《芳洲集》。

  • 韩淲
    韩淲 (1159 年 ~ 1224 年) 3357 篇诗文

    宋信州上饶人,字仲止,号涧泉。韩元吉子。清高绝俗,恬于荣利。入仕不久即归,一意以吟咏为事。与同时赵蕃号章泉者并有诗名,时称二泉。有《涧泉日记》、《涧泉集》。

  • 茜桃
    茜桃 (? ~ ?) 2 篇诗文

    宋人。寇准妾。准因会赠歌姬以束绫,茜桃作诗云:“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寒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 李禺
    李禺 (? ~ ?) 1 篇诗文

    宋朝人,生平不详。著有一首夫妻对答的回文诗《两相思》。

  • 鲍令辉

    鲍令晖,生卒年不详,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人,南朝宋女诗人。鲍照之妹,家境清贫,善作情。钟嵘《诗品》说她是南齐人,但从鲍照的《请假启》中讲到仅有的一个妹妹死去等语看来,她大约在宋孝武帝时就已去世。

  • 释志璇

    俗姓陈,南粤人。住潭州云峰寺,称祖灯志璇禅师。为青原下十三世,法云善本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八、《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今录偈五首。

  • 李昴英
    李昴英 (1201 年 ~ 1257 年) 290 篇诗文

    宋广州番禺人,字俊明,号文溪。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历秘书郎、著作郎、直秘阁。淳祐初,累擢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在职不畏强御,史嵩之、贾似道俱为所劾。卒谥忠简。有《文溪存稿》、《文溪词》。

  • 朱元夫

    宋代词人。

  • 陈袭善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刘光祖
    刘光祖 (1142 年 ~ 1222 年) 24 篇诗文

    宋简州阳安人,寓居德清,字德修,号后溪,一号山堂。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淳熙中召对论恢复事,谓骤进与偷安均为误国。由校书郎除右正言、知果州。光宗时任殿中侍御史,旋出为江西提刑,改夔州。宁宗即位,除侍御史,迁起居郎。以谏罢朱熹事,被劾去。庆元党禁间,撰《涪州学记》,被再劾夺职,谪居房州。党禁解,起知眉州,累迁知潼州府,升显谟阁直学士。卒谥文节。有《后溪集》。后人辑有《鹤林词》。

  • 寇准
    寇准 (961 年 ~ 1023 年) 361 篇诗文

    寇凖,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 孔武仲
    孔武仲 (1041 年 ~ 1097 年) 840 篇诗文

    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方信孺
    方信孺 (1177 年 ~ 1222 年) 180 篇诗文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孚若,号好庵。方崧卿子。有隽材。以父荫补番禺尉。时韩侂胄开边衅,假信孺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累知真州,因北山匮水,筑石堤二十里。后金兵来攻,守将决水退敌。坐言事责降三秩,奉祠,稍复官卒。性豪爽,挥金如土。营居室于岩窦,自放于诗酒。有《好庵游戏》、《诗境集》。

  • 文珏
    文珏 (? ~ ?) 1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方逢辰
    方逢辰 (1221 年 ~ 1291 年) 55 篇诗文

    宋严州淳安人,初名梦魁,字君锡,一作圣锡。方镕子。理宗淳祐十年进士第一。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时宰相郑清之、贾似道擅权,逢辰力诋其非,称疾归。除吏、礼二部尚书,俱不拜。宋亡后,隐居蛟峰,授徒讲学,学者称“蛟峰先生”。元朝召之,坚辞不赴。尊崇朱熹,阐释孟子和程朱学派道德论。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学庸注释》、《蛟峰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