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知广德军,任满,充淮西宣抚司参谋官,除直秘阁、知庐州。十年,奉祠。十四年卒。《京口耆旧传》卷七有传。
吴羽,全椒(今属安徽)人。革子。登进士第。哲宗元祐初为秀州军事推官。事见《山谷集》卷二二《吴革墓志铭》。
李元凯,生平不详。《天台续集》载其诗在史缊、姚孳间,姚为熙宁、元祐时人,李元凯生活的时代当在姚孳前。
本子师道,英宗治平中知明州(《宋诗纪事补遗》卷二○)。
宋建州建安人,字伯谏。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教授蕲州州学。学于朱熹,熹称其教深好修,笃志问学。有《礼范》、《尊幼仪训》。
宋润州丹阳人,字正仪。仕南唐为内史。入宋,荐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累迁水部员外郎。太宗至道二年,兼掌起居舍人事,预修《太宗实录》,再迁职方员外郎。善书法,尤工篆籀。有集及《说文五义》、《江淮异人录》、《秘阁闲谈》等。
宋泉州惠安人,字信遇。徽宗政和五年进士。知惠州,大兴学校。承节郎谢革遣人劫仇家,焚室杀人,狱具,达老虑贼夺囚,先处决之,乃自劾待罪。改知潮州卒。
吕希彦,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为赞善大夫、签书陕州节度判官。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一六引华山凉轩题名石刻。
宋深州饶阳人,字昌武。李昉子。太宗端拱二年进士。历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真宗即位,拜起居舍人,预重修《太祖实录》。迁知制诰、判集贤院,纂《西垣集制》。景德二年为翰林学士,判太常大乐、鼓吹二署,整顿乐工,修完器具,编次律吕法度、乐物名数为《乐纂》。大中祥符中,从封泰山,同修昭应宫。拜右谏议大夫。工隶书。有《翰林杂记》、《谈录》、《大中祥符封禅汾阴记》等。
李师德,哲宗元祐中为国子丞。八年(一○九三),出为梓州路转运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一)。
宋孟州河阳人,字晞古。徽宗朝补画院。高宗建炎初,流落临安卖画。邵宏渊荐授成忠郎、画院待诏。善山水,峭劲雄峻,晚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画水破鱼鳞纹程式,得盘旋动荡之状。兼工人物,又以画牛称。亦能诗。为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师法,开南宋一代画风,合称南渡后四大画家。
宋寿州人,字原明。吕公著子。少师焦千之、石介、胡瑗,后复师程颢、程颐、张载。弃科举,一意古学。以荫入官,管库近十年,后除兵部员外郎。哲宗绍圣初,出知怀州。坐元祐党贬和州居住。徽宗即位,知单州,召为光禄少卿。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邢州。有《吕氏杂记》。
宋建德人,字公立。神宗熙宁间进士。历湖北转运判官。哲宗元祐间入为尚书度支郎,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人善。蔡卞用事,斥为党人,罢之。
吴伯凯,字虞宾,龙泉(今属浙江)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清光绪《处州府志》卷一六)。今录诗二首。
宋思达,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为大理评事(《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五)。宁宗庆元六年(一二○○),知汀洲(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嘉泰二年(一二○二)由刑部郎官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三二)。今录诗三首。
李宗道,曾为兴安府僚属(清乾隆《兴安府志》卷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