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蘩
    李蘩 (1117 年 ~ 1177 年) 1 篇诗文

    宋崇庆府晋原人,字清叔,一字元昭,号桃溪先生。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任隆州判官,摄绵州,救荒有卓绩。后知兴元府,安抚利州东路,访知和籴害民,为奏免之。累迁仓部郎中。孝宗淳熙间,与制置使范成大计,改四川和籴为官籴。使川民脱重负。官至太府少卿。有《桃溪集》。

  • 宋宏
    宋宏 (? ~ ?) 1 篇诗文

    宋开封襄邑人。少学《易》于石介,受《春秋》于孙复,名重上庠。登进士第。授卫真县主簿,以荐领西安县令而卒。平生所学自经史百家、黄老之言,以至于星历、五行、占课、象数、兵家权谋之书,皆贯穿浃洽,无所不通。

  • 李中立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宋沆
    宋沆 (? ~ ?) 2 篇诗文

    宋京兆长安人。宋湜从弟。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京西转运使、度支判官。淳化中,吕蒙正罢相,坐亲党,贬宜州团练副使。真宗咸平中,为环庆路都监,以擅发兵袭敌,责授供奉官。官终京西提点刑狱。

  • 吴有定
    吴有定 (1207 年 ~ ?) 1 篇诗文

    吴有定,字次皋,小名帝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五十。事见《宝祐四年登科录》。

  • 吴康
    吴康 (? ~ ?) 2 篇诗文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吕存中

    吕存中,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知长洲(《吴都文粹》卷九龚颐正《蟠翠亭记》)。

  • 李中师
    李中师 (1015 年 ~ 1075 年) 3 篇诗文

    宋开封人,字君锡。仁宗景祐元年进士。以荐为集贤校理、提点开封府界,督吏捕盗,尽得之。为淮南转运使,两浙饥,移淮粟赈赡。神宗时累官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严整吏习,号为治办。然用法刻深,烦碎无大体,唯厚结中人。权发遣开封府卒。

  • 李景文

    宋台州黄岩人,号东谷。理宗时登乡科,黄超然尝从之游。有《东谷诗稿》。

  • 李如篪

    宋秀州崇德人,字季牖。少游上庠,博学能文。高宗时以特科官桐乡丞。有《东园丛说》、《舆地新书》。

  • 李垂
    李垂 (965 年 ~ 1033 年) 1 篇诗文

    宋博州聊城人,字舜工。真宗咸平间进士。累迁著作郎、馆阁校理,上《导河形胜书》,欲复九河故道,为时论所重。因不附丁谓,罢知亳州,迁颍、晋、绛三州。仁宗明道中还朝,欲用为知制诰,因不愿私谒宰相而出知均州。

  • 吕延嗣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吴机

    吴机,字子发,天台(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间以淮南东路转运判官兼知真州。事见明隆庆《仪真县志》卷五、一四。今录诗九首。

  • 李丹
    李丹 (? ~ ?) 4 篇诗文

    李丹,字炳文,新昌(今江西宜丰)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徽宗大观二年(一一○八)权知英州(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一○)。政和中通判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二)。官至朝请大夫(《万姓统谱》卷七二)。今录诗三首。

  • 李诲言

    李诲言,号泰野(影印《诗渊》册一页五二二)。今录诗二首。

  • 李孟博

    宋越州上虞人,字文约。李光子。高宗绍兴五年进士。随父谪居琼州,卒于琼。为文精于《楚辞》,享年不永,人甚惜之。

  • 李存贤

    李存贤,哲宗元祐间知长汀县(清光绪《长汀县志》卷二○)。

  • 吴敏

    宋真州人,字元中,一作元忠。徽宗大观二年,辟雍私试首选。擢浙东学事司干官,迁给事中。钦宗即位,迁知枢密院事,拜少宰。因主和议,与太宰徐处仁不合,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又因其言庇蔡京父子,再贬崇信军节度副使,涪州安置。高宗绍兴元年,为广西、湖南宣抚使,卒于官。

  • 李景良

    李景良(?—1128年),宋朝将领,宗泽部将。建炎二年(1128),金将粘罕占据西京,与宗泽对峙。宗泽派遣李景良、阎中立、郭俊民领兵前往郑州,和金兵相遇,双方大战,阎中立战死,郭俊民投降,李景良逃跑。宗泽抓回李景良,对他说:“战而不胜,罪可以饶恕;私自逃跑,这是无视主将。”将他斩首以警戒将士。

  • 吕当
    吕当 (? ~ ?) 1 篇诗文

    吕当,乐陵(今山东乐陵县西南)人。颐浩父。元丰间为祁州司法参军(《燕魏杂记》)。追赠太子太师(《北山集》卷二五《故父任宣德郎赠太子少师当赠太子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