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吉州庐陵人,字中甫,号中斋。本名剡,字光荐。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宋末避于闽,赵总卿辟为干官,荐除宣教郎、宗正寺簿。随帝炳往厓山,除秘书丞、礼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宋亡,屡投海不得死。为元将张弘范所得,待以宾礼。后同文天祥送燕京,尝教弘范次子。得放归,卒于元成宗大德初。有诗名,与文天祥为同门友。有《东海集》,一名《中斋集》。
韩元吉,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杜安世,生卒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寿域,(一作名寿 ,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
韩疁,宋代词人,字子耕,号萧闲,生卒年不详,有萧闲词一卷,不传。共存词6首。赵万里有辑本。
宋抚州崇仁人,字克东。深于《易》学。理宗景定中三领乡举。恭帝德祐元年,元兵至其家,刃加其颈,不屈遇害。
宋饶州乐平人,字翔仲,号碧梧。理宗淳祐七年进士。迁太学录。召试馆职,试策言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等,忤董宋臣、丁大全,名重一时。景定中迁起居舍人,极言董宋臣不可再用。度宗咸淳元年,签书枢密院事兼同提举编修《武经要略》。进同知枢密院事。五年,进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被贾似道视为异己而罢政。晚年自号玩芳病叟。有《碧梧玩芳集》等。
宋杭州人,字明德,号静传。理宗景定间榷茶富池,度宗咸淳末为武康令。宋亡,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有《庐山集》、《西湖留咏》。
宋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字补之,一作名补之,字无咎,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紫阳居士。自称为草玄扬子雲後裔,故其书姓从「扌」不从「木」。宋高宗时,以耻附秦桧,累徵不起。晚寓洪州南昌。向芗林晚年居新淦芗林,二人常诗酒唱和。宋孝宗乾道七年(西元一一七一年)卒,年七十五《全宋词·册二》。善书画,所画水墨人物师法李龙眠,尤擅墨梅,变水墨点瓣为白描圈线,显梅之清疏淡雅,有「透梅肝胆入梅心」之誉。传世作品有乾道元年(西元一一六五年)作《四梅图》巻及《雪梅图》巻,《雪梅图》巻首有扬补之自用印三方,巻末有海野老农题诗并识。书学欧阳率更,笔势劲利。亦工词,有《逃禅词》一巻,风格婉丽,收入《宋六十名家词》。事见《皇宋书录·巻下》、《图绘宝鉴·巻四》、《书史会要·巻六》。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宪,号知稼翁。高宗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推官,还除秘书正字。时秦桧当国,坐讥切时政,罢归。十九年,起差肇庆府通判,摄知南恩州,重学增廪。桧死召还,终考功员外郎。有《汉书镌误》、《知稼翁集》。
宋宗室,字德庄,号介庵。高宗绍兴八年进士。授钱塘县簿,迁建州观察推官,知馀干县,为政简易。进吏部员外郎,太常少卿。孝宗乾道间,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迁浙东提刑,官至朝奉大夫。工诗词。有《介庵集》、《介庵词》。
杨炎正,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宋江州德安人,字子乔。以父战契丹死,授丹阳主簿。真宗景德四年举贤良方正科。累迁知制诰。仁宗天圣五年,除枢密副使。七年,拜参知政事。因与宰相吕夷简不合,复为枢密副使。康定中除陕西经略安抚使,怯于用兵西夏,自请解兵权,改判河中府。庆历三年召拜枢密使,为台谏所攻,改知亳州。七年,复为枢密使,旋再被论罢,出知河南府。有才智,然尚权术,性贪婪,世人目为奸邪。卒谥文庄。有《文庄集》、《古文四声韵》。
宋处州丽水人。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真山民集》。
宋婺州东阳人,字宗臣,一字宗元,号双溪。以乡贡入太学,秦桧延之为诸孙师。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擢太常博士,兼检正诸房公事。绍兴二十六年,革正前举桧党出身,改冠等七人阶官并带“右”字。孝宗时许再试,复登乾道五年进士,知郴州,转朝奉大夫致仕。卒年八十。有《燕喜词》、《忠诚堂集》。
宋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号泉田子,人称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历本州及临安府学教授,屡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办江西提举常平事。贾似道当政,召试馆职,以言不合罢归,遂闭门著书。宋亡,深居不出。谢枋得甚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