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光逢

    五代京兆奉天人,字延吉。赵隐子。以文学德行知名,方直温润,人称“玉界尺”。唐僖宗朝进士,历太常卿。入后梁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后唐明宗天成中拜太保,封齐国公。

  • 赵延寿
    赵延寿 (? ~ 948 年) 3 篇诗文

    五代常山人。本姓刘。赵德钧养子。姿貌妍柔,稍涉书史。仕后唐为枢密使,末帝令北伐,降契丹,乃导诱蕃戎,蚕食河朔。契丹封其为燕王,进大丞相。契丹主死,称权知南朝军国事,后为兀欲所执,卒于契丹。

  • 刘坦
    刘坦 (? ~ ?) 2 篇诗文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后周显德五年(958)以状元及进士第。周恭帝时,李重进镇淮南,辟为掌书记。坦性嗜酒,重进令酒库供之。酒吏颇吝,坦索酒甚艰,因大书一绝于厅屏以寄慨。事迹见《旧五代史·周世宗纪》、《五代会要》卷二二、《南部新书》卷癸。《全唐诗》存诗1首。

  • 刘章
    刘章 (? ~ ?) 2 篇诗文

    生卒年不详。字克明,江左(今长江下游南部地区)人。五代十国时仕楚马氏于湖南。事迹散见《诗话总龟》卷一〇、《十国春秋》卷七五。《全唐诗》存诗1首。

  • 欧阳彬
    欧阳彬 (? ~ 950 年) 4 篇诗文

    五代时衡山人,字齐美。好学,工辞赋。曾以文诣马殷,不用。乃入成都,献赋于前蜀王衍,擢为翰林学士。后归后蜀孟知祥,孟昶广政中累官至宁江军节度使。

  • 刘羲叟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五代时人,曾仕后蜀孟知祥,为翰林学士,官至侍郎。尝与翰林学士徐光溥分直,共赋庭中笋诗。羲叟以徐诗语涉讥刺,以此二人终身不睦。事迹见《十国春秋·徐光溥传》。《全唐诗》存诗1首。

  • 刘乙
    刘乙 (? ~ ?) 4 篇诗文

    五代时泉州人,字子真。仕闽。王昶时官凤阁舍人。晋使卢损来聘,昶使乙劳之。已而弃官隐凤山,与詹敦仁为友。工诗。尝乘醉与人争妓,既醒渐悔,因集书籍中所载古人因酒致失者,题曰《百悔经》。自后不饮,至于终身。

  • 刘义度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五代时曾仕后蜀为工部侍郎、判云安。其判云安时,尝作《感怀诗十韵》,并刻于石上。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九、《十国春秋》卷一一五。《全唐诗》存断句4句。

  • 刘山甫

    五代时彭城人。故中朝旧族,有才藻。仕闽。王审知时为威武军节度判官,终殿中侍御史。有《金溪闲谈》。

  • 刘洞
    刘洞 (? ~ 975 年) 5 篇诗文

    五代时庐陵人。少入庐山,居二十年,学诗于处士陈贶。五律得贾岛遗法,自号“五言金城”。南唐李煜立,至金陵,献诗百篇,不为所用,遂南归。金陵受围时,洞在城中。国亡,经故宫阙,徘徊赋诗,多感伤意。其《夜坐》诗尤见称于时,人号刘夜坐。有集。

  • 刘昭禹

    五代时婺州人,字休明。少师林宽为诗,刻苦不惮风雨。仕楚马殷父子,起家湖南县令,历容管节度推官。马希范时,与李宏皋等同为天策府学士。官终严州刺史。善诗,而好折节下贤。有集。

  • 卢绛
    卢绛 (? ~ ?) 4 篇诗文

    五代时宜春人,字晋卿。初名衮,慕春秋时晋魏绛,遂更焉。喜论当世利病,又好纵横兵家言。曾亡命江湖,以屠贩为事。后仕南唐,枢密使陈乔用为本院承旨,授沿江巡检。募人习水战,屡获吴越舟舰。宋太祖开宝中密说李煜图吴越,煜不从。宋师入金陵,绛独不降。谋南据闽中,以图恢复。久之始出降,为太祖所斩。

  • 卢文纪
    卢文纪 (876 年 ~ 951 年) 2 篇诗文

    五代时京兆万年人,字子持。形貌魁伟,语音高朗。后唐末帝时择相,书清望达官数人姓名,投琉璃瓶中,以箸挟之,首得文纪之名,即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晋时为吏部尚书,太子少傅,迁太子太傅。后汉时转太子太师,致仕。北周建国,即拜司空于家,卒。

  • 萧彧
    萧彧 (? ~ ?) 3 篇诗文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字文彧。五代时仕南唐,曾官太常少卿。后居江西,卒。生平事迹略见徐铉《文彧少卿、文山郎中交好深至二纪已余……》、《送陈先生之洪井寄萧少卿》等诗及李昉《东海徐公墓志铭》。彧能诗,与徐铉交情深厚,有诗唱酬。又与钟茜友善。中主保大九年(951),茜赴东都少尹任,乔舜、谢仲宣等人分题赋诗送行,彧亦有诗送之。《全唐诗》存诗2首。

  • 钱俶
    钱俶 (929 年 ~ 988 年) 21 篇诗文

    五代吴越国君。钱元瓘第九子。字文德,初名弘俶。胡进思既废俶兄钱倧,即迎俶为吴越国王。卑事后汉、后周。助宋太祖平江南。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纳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封淮海国王,后累封邓王。在位三十年。卒谥忠懿。

  • 萧结
    萧结 (? ~ ?) 1 篇诗文

    生卒年不详。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五代时为祁阳县令。《全唐诗》收其批语4句。

  • 钟茜
    钟茜 (? ~ 975 年) 2 篇诗文

    五代时洪州豫章人,字德林。初为藩镇从事。后仕南唐,历员外郎、集贤殿学士。李璟保大九年,迁东都少尹。交泰时,齐王景达都督抚州,授观察判官。李煜时,官勤政殿学士。开宝八年,宋师入金陵,为乱兵所杀。工诗,与徐铉、徐锴、乔匡舜等颇多唱和。

  • 戴偃
    戴偃 (? ~ ?) 3 篇诗文

    五代时金陵人。自称玄黄子。少工吟咏,不求仕宦。唐末避乱淮阴。后至湖南。开运二年,楚马希范大兴土木,国中不胜其苦。偃献《渔父诗》百篇,语多讥刺。希范怒,令迁居碧湘湖。偃潜奔至永州,后不知所终。偃信道教,曾作诗述还丹之旨。

  • 钟谟
    钟谟 (? ~ ?) 3 篇诗文

    五代时崇安人,一作会稽人,字仲益。博学能文。南唐李璟时为户部侍郎,保大中后周南侵,谟奉使军前,尽献淮甸十四州之地,朝议以为卖国,因留后周不得归。后周世宗授为卫尉少卿,甚见亲信。迁礼部侍郎,势焰赫然,人多切齿。及世宗卒,贬著作郎,寻赐死。

  • 韩熙载客

    五代南唐人,姓名不详。韩熙载婢妾甚多,不为防闲,客乃赋诗云。见郑文宝《南唐近事》。《全唐诗》收诗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