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中宗时宰相崔玄炜之侄,刑部侍郎崔升之子。玄宗天宝间官冯翊郡太守兼采访使。事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会稽掇英总集》卷二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人。玄宗天宝初举进士,调河南府法曹参军。天宝末,依附安禄山,受伪河南尹职。肃宗至德二载,嘉其能庇民,免附逆罪,拜濮阳太守。乾元元年,迁广州都督。上元二年,因贪赃事发,贬龙标尉。能诗,与钱起善。
?—757滑州(今河南滑县)人。玄宗开元、天宝间,累举进士不第。天宝末任丰城令,安史乱起,与张巡等人固守睢阳。与南霁云厚善,霁云乞师贺兰进明,抃与之俱。城陷,死难者36人,抃在其中。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宋汪应辰《昭烈庙记》(《文定集》卷九)。《全唐诗》存诗1首。
玄宗天宝间诗人。其诗曾收入李康成编《玉台后集》。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六、《盛唐诗纪》卷一〇七。《全唐诗》存诗1首。
唐人,郡望博陵。宪宗元和中,历司勋郎中、汾州刺史。十一年,以检校右散骑常侍为河东节度副使。能诗。奉佛,事天台大师元浩,执弟子礼,抠衣捧席,侍奉唯谨。
唐贝州清河人。累官户部郎中。懿宗咸通中,为谏议大夫。十年,出为苏州刺史,与皮日休、陆龟蒙等颇有唱和。十二年,归京。后任同州刺史。僖宗乾符元年,授右散骑常侍。
唐人。排行第九。王维内弟。玄宗天宝十一载任右补阙。有别业在蓝田,距川甚近,与王维、裴迪等时相往还酬唱。
唐河间鄚人,排行十一。德宗贞元二年登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累迁监察御史。十九年,因谏宫市,贬临武令,与韩愈同时南行。后累迁京兆府司录参军。宪宗元和中,任凤翔陇右节度判官,改三原令,入为刑部员外郎,出为虔州刺史,改澧州刺史。官至河南令。能诗,与韩愈过从唱酬颇频。
生卒年不详。范阳(今北京西南)人。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大历末、建中初,任定州刺史,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忌而害之。事迹散见《旧唐书·李宝臣传》、李华《杨骑曹集序》。《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不详,里居未详。德宗贞元、宪宗元和年间进士。事迹略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不详。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德宗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授校书郎,一度曾回河中,卢纶有《秋夜宴集陈翃郎中圃亭美校书郎张正元归乡》诗。十八年八月自岭南节度掌书记试大理评事擢为邕州刺史、邕管经略使。约于顺宗永贞元年(805)去职,其后事迹不详。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德宗纪下》。《全唐诗》存其诗2首。其中《冬日可爱》诗,《文苑英华》题陈讽作,归属未定。
唐长安人,妓女。姿艳绝伦,尤工翰墨,号为书仙,后归任生。亦能诗。(《书史会要》《全唐诗》卷八〇一)
唐人。宪宗时以工画花鸟、松石、肖像著名,尤擅寺庙壁画。
唐人。排行第七。豪放倜傥,落魄半生,年四十尚无禄位。尝从军为掌书记,与军帅不和,拂衣而归。玄宗天宝初,曾为执戟。工诗,尤擅五律,颇负时名。唐玄宗退居西内时,常吟其《咏木老人》诗以遣愁。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德宗贞元间任青州临淄令。《正德青州府志》卷六存其事迹,并存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名或作绰。唐人。懿宗咸通初应进士试不第,屡游江淮间。有道术,常养气绝粒,好酒耽棋,不事丹药。曾游盐城,因酒醉被系,醒后献诗获释。或传于江南升仙。
其人曾到洪洞、商山、洞庭湖等地,馀皆不详。《全唐诗逸》收诗5联,皆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
诗僧。文宗开成间洛阳奉国寺僧神照之上首弟子。事迹见《白氏长庆集》卷七一《照公塔铭》。《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懿宗前后人。因宰相之荐,谒舒州刺史卢鉟,署郡职。悦营妓丹霞,为卢鉟所沮,乃献诗。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二七四引卢瑰《抒情集》。《全唐诗》存诗1首。
名或作鹊。唐高阳人。累举进士不第。后学道于王屋山,周游五岳,于石崖峭壁及人不及处,自题“许碏自峨嵋山寻偃月子到此”,笔纵神异,人皆笑为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