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京兆杜陵人,字贻之。韦博子。懿宗咸通八年进士,授校书郎。僖宗乾符中,官至主客、户部员外郎。能诗。
唐京兆万年人,字云客。韦迢子。代宗大历二年与弟韦正卿俱应制举,同时策入高第。授奉天令,课最第一。拜给事中,出为常州刺史。夏卿深于儒术,所至招礼通经之士。德宗贞元末,授徐泗濠节度使。寻征为吏部侍郎,转京兆尹、检校工部尚书。夏卿为政务通适,不喜改作。倾心辟士,颇得才彦,其后多至卿相,世谓之知人。
唐晋州临汾人,字荣期,本名馀庆。少举童子科。长师事王义方。高宗上元初,应八科举皆中,授武陟尉。尝乘县令赴州,开仓赈济灾民。武则天时,为左卫长史、弘文馆直学士。长安中,五迁正谏大夫,兼右控鹤内供奉,忤旨,下迁水部郎中。武三思用事,以贤见忌,出守豪、蕲二州刺史,所至礼化大行。睿宗初,拜太子右谕德,兼崇文馆学士,累封平原郡公。有《三国春秋》、《明堂新礼》等。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全唐诗》收诗2首,出《诗式》卷五及《初唐诗纪》卷五九引《玉台后集》。按《续高僧传》卷二三载其北周建德三年任内史次大夫,作唐人误。
唐郑州新郑人,祖籍河南偃师,字俞之。徐商子。宣宗大中十二年进士。僖宗时,累拜中书舍人。昭宗立,以户部侍郎同平章事,进位太保、门下侍郎。时方多难,彦若最见信于帝。崔胤专权,出彦若为清海军节度使,卒于镇。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八年(773)登进士第。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一〇。《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宪宗至文宗时诗人,文宗大和初自员外郎出为岳州刺史。与卢仝同时,唱酬甚密。事迹散见希仁《招玉川子咏新文》、卢仝《酬徐公以新文见招》与蒋防《汨罗庙记》等诗文。《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文宗开成时登进士第。与王继勋友善,有诗唱和。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二。《全唐诗》存诗1首。
唐杭州钱塘人,号默希子。隐居天台山,以修炼自乐。武宗征辟,力辞不就。能诗。曾注《文子》。
唐末人,生平事迹不详。能诗,所作《雷塘》、《古意》二诗,为韦庄收入《又玄集》中。《全唐诗》存诗2首。
生平无考。《全唐诗逸》录其诗3联,皆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
高宗时人。生平无考。《全唐诗》录其《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1首。
唐道士。初住峨眉山,后投司马承祯门下。二十岁时,状貌甚古。历十余年,夙兴夜寐,未尝怠缺。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承祯卒,子云移住馀杭大涤山,筑药圃,种芝术。好作诗,成辄弃其稿。
唐末五代时明州奉化人,字希韩。幼受知于方干。好孟、荀、扬雄之书,尤慕韩愈文。昭宗乾宁四年登进士第。任校书郎、河南府文学,累迁左拾遗。朱温篡唐后,著《春秋无贤人论》以寄愤,归隐于奉化。著书纪年悉用甲子,以示不臣后梁。著有《孙氏小集》、《孙子文纂》、《文格》等,均佚。
唐洪州南昌人。年十七,第进士。武则天时,官监察、殿中御史。历考功、司勋、吏部员外郎,迁主客、吏部郎中。玄宗开元七年,自谏议大夫出为湖州刺史。后迁邠王府长史。能诗。有集。
唐越州郯县人,字季海。徐峤子。玄宗开元五年,擢明经第。工书,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精。历迁集贤校理、都官郎中,领东都选。肃宗立,为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出浩手,又参太上皇诰册,宠绝一时。累进国子祭酒,为李辅国所谮,贬庐州长史。代宗时,复以中书舍人召,历工部侍郎、会稽县公,出为岭南节度使,入为吏部侍郎,与薛邕分典选。坐事,贬明州别驾。德宗初,召授彭王傅。卒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