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泾州临泾人,一说安定朝那人,字和卿。皇甫镈弟。累官河南少尹。见镈权宠太甚,每极言之,镈不悦。乃求分司为太子右庶子。镈败,朝廷贤之,授国子祭酒。后以太子少保卒。镛能文工诗,有集。
唐襄州人,字夷旷。早孤,力学不辍。玄宗天宝进士。代宗大历末为尚书右丞。德宗贞元初封宜城县伯,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时浑瑊与吐蕃会盟,柳浑以为难与吐蕃信结,后果劫盟。宰相张延赏嫉浑守正,排挤之,罢政事。卒谥贞。
唐河东解人,字成伯。柳芳子。博涉群书,年六十余始仕。宪宗元和初为大理少卿,与许孟容等刊定敕格。以病改右散骑常侍,致仕。卒年九十余。有《格后敕》。
765?—814排行九,澧州安乡(今湖南安乡)人。一生未登科第,为人刚峭寡合,不事产业。喜纵横书。以法家言干御史大夫何士干,将用之,会士干死。以兵家言干襄阳节度使于頔,亦无成。50岁仍未获禄位。与李景俭、吕温、刘禹锡、柳宗元友善。宪宗元和九年(814)南谒容管经略使窦群,途经桂州。刺史崔咏不为礼,愤而病卒。生平详见柳宗元《处士段弘古墓志并序》、《唐诗纪事》卷四三、《万姓统谱》卷一〇一。《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唐人。睿宗时官侍御史。姜晦时为中丞,劝子舆劾韦安石,不从。
唐蒲州安邑人,字峙元。封敖子。宣宗大中元年,登进士第。后为浙东观察使李讷判官。懿宗咸通间,累官中书舍人。十三年,因与于琮善,为权臣韦保衡所忌恨,贬为潮州司户。十四年,迁台州刺史。
世次不详。曾登岐州城楼,赋诗言怀。敦煌遗书伯三六一九存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收入此诗。
唐宁州安定人,字朗之。宪宗元和十一年登进士第。历侍御史。敬宗宝历间为淮南行军司马。文宗大和九年,为泽州刺史。约于开成二年,改河南少尹。五年,转绛州刺史。卒于会昌以后。能诗,与白居易为酒友,并结为亲家,又与刘禹锡善。
838—?一作柯宗。闽(今福建)人。昭宗天复元年(901),礼部侍郎杜德祥主文,崇与曹松、王希羽、刘象、郑希颜均登进士第,五人年皆老大,时号“五老榜”。时昭宗特降恩旨,诏授太子校书。后归闽卒。事迹见《唐摭言》卷八、洪迈《容斋三笔》卷七、《唐诗纪事》卷六五。《全唐诗》存诗2首。
生卒年不详。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德宗贞元间进士。《全唐诗》存诗1首。
唐京兆华原人,字交玄。柳仲郢子。宣宗大中五年进士。秀整而文,杜牧、李商隐皆称之。以蓝田尉直弘文馆,迁右拾遗,终卫尉少卿。早卒。
姓名不详,唐末人。《全唐诗》存诗1首。云出自《青琐集》,然不见于今本《青琐高议》,仅见于《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六。
生卒年不详。郴,一作郯,误。代宗大历中曾举进士,与李端、卢纶过从唱酬。事迹散见《郡斋读书志》卷四上、《唐诗纪事》卷二九。《郡斋读书志》卷四上著录其诗1卷。《全唐诗》存诗2首、断句2句。
唐人。其先冀州蓨人。字硕夫。宪宗元和十年擢进士第。为李德裕所器,累官翰林学士,三迁工部侍郎。属辞赡敏,尝草《赐阵伤边将诏》,有“伤居尔体,痛在朕躬”句,颇为武宗所赞。宣宗大中时历平卢、兴元节度使。官终尚书右仆射。有《翰稿集》。
唐安定人,字孝常。皇甫冉弟。玄宗天宝间进士。历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工诗,出王维之门,诗名与兄相上下。有诗集。
生卒年不详。玄宗天宝初任台州刺史。事迹略见《宋高僧传》卷二四《唐台州涌泉寺怀玉传》。《全唐诗》存诗1首。
983—1039宋人。字安道,长沙(今属湖南)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登进士第,授大理评事,通判湖、舒二州,累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欧阳修即其婿。《宋史》卷二九四有传。《全唐诗》收其《梦中诗》2句,系误作唐人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