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籍贯不详。李善夷子。后唐同光初,楚武穆王马殷为江南诸道都统,宏皋由营道令累迁为都统掌书记。后晋天福四年(939),楚文昭王马希范开天策府,宏皋与廖匡图、徐仲雅等18人均为学士。后官至刑部侍郎。后汉乾祐三年(950)与其弟宏节并为恭孝王马萼所杀。事迹散见《诗话总龟》卷四、卷一五,《十国春秋》本传。宏皋善诗文,与诸学士更唱迭和,俱以文藻知名。所为表奏至京,词臣叹服,宰相李嵩亦颇称许。其《题桃源》诗尤佳,盛为人称诵。宋僧文瑩则称其文“皆胼枝章句,虽龌龊者亦能道”(《玉壶清话》卷七)。曾著杂文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
生卒年不详。赵州高邑(今河北高邑)人。玄宗开元初,任洛阳尉,诏毁武则天所立天枢,休烈以诗讽之。生平见《大唐新语》卷八、《唐诗纪事》卷一三。《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另有一李休烈,乃高宗时人,为天官侍郎李鹏(至远)之父,官终郪县令。生平见《新唐书·李至远传》。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曾隐居终南山紫阁、白阁二峰,与贾岛、薛能交往。又漫游吴地,与许浑相过从。一度赴宥州谒李权。生平事迹散见贾岛《送李溟谒宥州李权使君》、《长孙霞李溟自紫阁白阁二峰见访》、许浑《送李溟秀才》等诗及《唐诗纪事》卷五八。诗僧栖白称其诗:“数篇正始韵,一片补亡心。”(《赠李溟秀才》)。张为将其列为清奇苦僻主孟郊及门之一(《诗人主客图》)。《全唐诗》存诗1首。
即李诵。唐朝皇帝。德宗长子。德宗建中元年立为太子。贞元二十年,病风且喑。二十一年正月即位,任用王叔文等,革新政治,罢官市,出宫女及教坊女乐九百人。因久疾不愈,在位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所迫,传位太子,自称太上皇。次年卒,谥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全唐诗》收《失题》诗1首,未列事迹。按吴黔为宋初太宗、真宗时山人,与诗僧惠崇为友。事迹见《圣宋九僧诗》收惠崇《赠吴黔山人》诗。《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天宝四载(745)进士及第,官京兆府兵曹参军。至德元载(756)擢工部员外郎,转水部郎中,官终眉州刺史。与天宝末尝任宋州刺史之李岑非同一人。生平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贾至《授李岑工部员外郎制》、梁肃《虔州刺史李公墓志铭》。与子李舟皆善诗,有名当世,杜甫赞曰:“李舟名父子,清峻流辈伯。”(《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不详。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阜城令李瑗之子。官范县令。约于中唐时在世。事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全唐诗》存诗1首。
宪宗元和间人。光绪《上虞县志》卷三七收其元和二年(807)在越州上虞县所作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生卒年不详。字极甫,歙州(今安徽歙县)人,昭宗时进士。《全唐诗》存诗1首。
字注善,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文宗开成三年(838)登进士第,官终大理评事。事迹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六、《登科记考》卷二一。《吟窗杂录》卷二九收其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生卒年不详。鹤年之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及第,仕终和州长史。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唐诗纪事》卷二四。李澄、李怿、李萼三人之子亦名李清,与诗人李清无涉。《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不详。郡望东平(今山东东平东),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初射策登科,睿宗景云中为洹水县令。玄宗先天元年(712)为魏知古所荐,历监察御史里行,迁户部员外郎。开元中为张嘉贞所荐,授中书舍人。后任户部侍郎、右庶子。能诗,颇自负才华。生平事迹散见《旧唐书·魏知古传》及《张嘉贞传》、《元和姓纂》卷六、梁肃《秘书少监东平吕公神道表铭》。《全唐诗》存吕太一诗1首。
即李适。唐朝皇帝。代宗长子。代宗时为天下兵马元帅,讨史朝义,平定河北,以功拜尚书令,旋立为太子。嗣位后,初政清明,以强明自任,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后用卢杞等,因为乱阶。建中四年,泾原兵变,犯京师,逃奔奉天。兴元元年,李晟率军收复长安,乃还。自此政惟姑息,方镇日强。在位二十六年,卒谥神武孝文皇帝。
唐宣州宣城人。懿宗咸通七年进士。初为县小吏,昼夜苦读。工绝句诗。
即李渊。唐开国皇帝。祖籍陇西成纪,迁狄道,又徙武川镇,后入中原,居南赵郡广阿。字叔德。其祖于北周时封唐国公。渊七岁袭爵,隋时累迁太原留守。炀帝大业十三年起兵反隋,次年称帝,国号唐,建都长安。在位九年,平定群雄统一天下,传位于太子世民,自称太上皇。卒谥大武皇帝。
生卒年不详。武后时为汴州司户。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一三。《全唐诗》录其《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诗1首。宋有答诗。
唐人,字中玄,一作子元。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调河南府参军,历贺州刺史。有《骰子选格》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