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不详。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南)人。代宗大历初游衢州,与刺史李深等游赏唱和。其后行迹无考。事迹散见权德舆《许经邦集序》、《宝刻丛编》卷一三、《唐游石桥序并诗》。《全唐诗》存诗4首。
唐扬州人。中宗神龙中为监察御史,与贺知章等吴越之士,俱以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
生卒年不详。蜀(今四川)人。事迹见其《赠兄》诗。《全唐诗》存诗2首,断句2。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南唐时曾任庐陵县宰。《全唐诗》存诗1首。
下邳(今江苏邳州南)人。宪宗元和间居越州上虞县宝泉乡。光绪《上虞县志》卷三七收其元和二年(807)所作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一作可频瑜,误。德宗建中年间任蓝田尉。《全唐诗》存诗1首。
德宗贞元间僧人。二十一年(805)在台州,送日僧最澄归国。最澄《显戒论缘起》卷上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生平无考。明高柄《唐诗品汇》卷二收作初唐人。《全唐诗》收其《古意》诗1首,出《文苑英华》卷二〇五。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一作何玄之。宪宗元和四年(809)居道州,向刺史吕温投献诗作,求吕温“一示云霄路”。其时吕温正值谪宦,无能为力,故答诗有“期君自致青云上”(《道州敬酬何处士书情见赠》)之句。未几赴容州。不知所终。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三。《全唐诗》存诗1首。
唐湘南人。宣宗、懿宗间在世。少游国学,与潘纬齐名。工文辞,所作《潇湘赋》,天下传写。亦能诗。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德宗贞元中进士,其后行迹无考。事迹见《文苑英华》卷一八六。《全唐诗》存诗1首。
玄宗天宝前在世。李康成《玉台后集》曾录其诗。《金陵诗征》卷二以为或系冷朝阳之兄弟,可备一说。事迹见《盛唐诗纪》卷一〇七。《全唐诗》存诗1首。
道州(今湖南道县西)人。德宗贞元间应进士试,为太学生,时韩愈为国子四门博士。约于贞元十八年(802)归道州,韩愈作序赠行。在道州与刺史阳城有诗唱和。事迹见《韩昌黎集》卷二〇、《韩子年谱》卷四。光绪《道州志》卷一一收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郓州东平人。代宗永泰二年,登进士第。与柳镇为友。累官库部郎中。官至泽州刺史。
《文苑英华》作李子昆。生平世次不详。《全唐诗》收省试诗《西戎即叙》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八〇。
唐僧。西域人。结侣东游,遇玄奘得度。玄宗开元中住京兆大安国寺。时有韦玎请废释道二教,玄宗将从之,利涉抗言力争,事遂罢。后徙南阳龙兴寺。有《立法幢论》。
唐宗室。睿宗第四子。始名隆范,后避玄宗讳,单称范。初封郑王,改卫王,睿宗时进封岐王。从玄宗诛太平公主,以功赐封。历为州刺史,迁太子太傅。卒谥惠文。范好学工书,雅爱文章之士,士无贵贱,尽礼之。多聚书画古迹,皆世所珍者,为时所称。
唐邢州柏仁人,字广德。应四科举擢第。累除司礼少卿,徙同州刺史。治尚清简,累官同中书门下三品,封赵郡公。虽久居荣位,而习而简朴。卒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