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西川节度使崔宁妾。宁镇蜀,代宗大历三年入朝。泸州刺史杨子琳乘机攻成都,任氏素骁果,出家财十万募勇士,得千人,设部队,自帅以击之。子琳大惧,会粮尽,且大雨,败走。后赐名宁任氏,封夫人。成都有浣花夫人祠。
生卒年不详。平州卢龙(今河北卢龙)人,田弘正子。文宗开成四年(839)登进士第,后任洛阳令。宣宗大中中,于兴宗任绵州刺史,赋诗寄朝中知友,朝士多有和者,章亦有和诗。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下》、《唐诗纪事》卷五三。《全唐诗》存诗1首。
唐道士。西川成都府人。传为高祖时功臣白君敏之裔。玄宗奔蜀时,为威仪道士,住成都上皇观。后住馀杭天柱观四十多年。能诗,曾遍咏大涤诸景。
唐汴州浚仪人。博涉文史。隐居古大梁城,时号梁丘子。睿宗景云中,征拜校书郎,弃官去。玄宗开元时,召赴京师,辞以老病不任职,拜朝散大夫,旋乞还。有《老子注》、《黄庭内景经》及文集。
生平无考。《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肃宗、代宗时人,曾应进士试与吏部试。事迹据《文苑英华》卷一八四省试州府试诗、卷五三六判。《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诗》收《投曹文姬诗》1首。按《青琐高议》前集卷二《书仙传》载,任生为北宋时岷江书生,与长安娼女曹文姬相恋,后结为夫妻。相传二人于宋仁宗庆历初升仙。《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唐京兆三原人。高宗永徽时补太学生。罢归。携母、妻自蜀历荆、楚,爱夷陵青溪,筑庐其侧。长史李安期表其才,召赴京师,辞疾入箕山,居许由祠旁,自号许由东邻。高宗幸嵩山,访之,游岩野服出拜,因拜崇文馆学士,进太子洗马,后还山。
德宗贞元十四年(798)任兖州刺史,充太州团练使。是年曾两次至岱岳致祭,并题名刻石。事迹见《金石萃编》卷五三《岱岳观碑》。《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初困场屋,赴举十年,方于懿宗咸通四年(863)登进士第。曾为泾阳县令。黄巢起兵,被俘,后逃出,与其家相失,夜至蓝关,为猛兽所搏食。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一五八、《唐诗纪事》卷七〇。《全唐诗》存诗1首。
唐高安人。僖宗乾符中,屡举不第。李骘廉察江西,见其诗大加赏叹,特免乡里杂役。有援例论列者,骘判曰:“江西境内,凡为诗得及涛者,即与免役。”未几,卒。
生卒年不详。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唐末进士。家贫,坎坷失路,终老山村。事迹略见其诗及《唐诗纪事》卷七一。《全唐诗》存诗3首。
世次不详。进士。《全唐诗》存诗2首,出《文苑英华》卷一八〇、一八一。
唐长安人。武则天时自清道率府长史为殿中侍御史,进检校天官郎中。又曾为弘文馆直学士。后坐綦连耀事被杀。
生卒年不详。澄一作登。玄宗天宝十三载(754)以起居舍人兼献纳使,知匦事,杜甫欲奏《封西岳赋》,作《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冀其代为献赋。肃宗时尝奉使入蜀,有《成都为客作》诗。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九。《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