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并州太原人,字用霖。王涣从兄。昭宗景福中登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哀帝天祐间,避乱入闽。四年春,王审知开无遮大会,涤与诗人韩偓、崔道融皆预会。终于闽。能诗,与贯休友善。
唐相州安阳人,字仲山。王同皎侄。年十一擢童子科,他童皆专经,而丘独属文。及冠,举制科中第,授奉礼郎。历官吏部侍郎,典选累年,甚称平允。出为怀州刺史。入为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
生卒年不详。郡望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王圭之孙。高宗时人。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唐诗纪事》卷七。《全唐诗》存诗1首。
唐安定鹑觚人,字表龄。牛蔚弟。文宗开成二年进士。宣宗时任补阙,数言事。懿宗咸通末拜剑南西川节度使。僖宗幸蜀,授太常卿。以病求为巴州刺史,不许。还京为吏部尚书。嗣襄王乱,客死太原。
唐末至五代时人。好吟诗,多为粗鄙之句。事迹见《北梦琐言》卷七。《全唐诗》存诗6句。
约为中唐时人。生平无考。日本存唐抄本《新撰类林抄》卷四,录王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池阳人,字宗素。少居九华山,尝遇异人,授九仙飞化之术。懿宗咸通中登进士第,授秘书郎。寻谢病归九华,每日浴于山之龙潭。
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任滑州匡城县主簿。光绪《鹿邑县志》卷一〇收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十四年(779)登进士第。德宗贞元初官秘书少监,元稹曾为其所赏知。事迹散见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唐诗纪事》卷三二。《全唐诗》存诗3首。
生卒年、籍贯不详。大历中任绵州刺史,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三。《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间诗人,与崔峒过往唱酬。事迹见其《酬崔峒》诗。《全唐诗》存诗5首。
生卒年不详。登宪宗元和进士第,事迹略见《唐诗纪事》卷四〇。《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十四年(779)登进士第,为状元。曾官詹事,与卢仝过往唱酬。事迹散见卢仝《送王储詹事西游献兵书》、《登科记考》卷一一。《全唐诗》存诗1首。
唐绛州龙门人,字华卿。王通五世孙。少负志操,思立名于世。初专以讲学为事,躬耕养母,不求闻达。宪宗元和中登进士甲科。累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清廉方雅,为政有声,深为李吉甫、李德裕所器,事必咨决。无疾暴卒,谥定。
唐河东桑泉人。玄宗开元中进士。天宝中,官监察御史。后官至户部员外郎。工诗文。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玄宗开元末、天宝初,曾任泾州刺史。事迹略见《国秀集》目录。芮挺章选诗1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
唐人。代宗宝应二年登进士第。尝为安西幕府书记。与李端友善。工诗。
唐济南人。与李世民幼时同学,为八体书。及世民即帝位,访宏所在,竟隐去。
?—939即位后改名昶。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闽王王审知之孙,王延钧之长子。长兴二年(931)以威武节度副使权知军府事。龙启元年(933)封福王,充宝皇宫使。永和元年(935)十月,即位。在位4年,骄纵奢侈,政事日乱,至通文四年(939)闰七月,为王继业所杀。庙号康宗。生平见《十国春秋》本纪。《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