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织锦人

    失名。据《卢氏杂说》(《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引),有卢氏子落第,徒步出都城,逆旅寒甚,有一人续至,附火吟诗。自称姓李,世织绫锦,前属东都官锦坊,颇发骚怨。《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1联。

  • 先汪
    先汪 (? ~ ?) 2 篇诗文

    唐合州人。七岁时日诵万言。德宗贞元中举神童。仕为合江令,寻退居安乐山讲学。

  • 灵业
    灵业 (? ~ ?) 1 篇诗文

    生平世次不详。僧人。曾游杭州灵隐寺。《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 神赞
    神赞 (? ~ ?) 2 篇诗文

    福州(今属福建)人。中唐时禅僧。初于本州大中寺出家,后至洪州,嗣百丈怀海。归住福州古灵寺,世称古灵和尚。聚徒10余年而卒。《祖堂集》卷一六、《景德传灯录》卷九有传。后书录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澹交
    澹交 (? ~ ?) 5 篇诗文

    晚唐诗僧。僖宗乾符六年(879)为苏州昭隐寺僧藏广作真赞。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一二。《全唐诗》存诗3首。

  • 嵩山女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骊山游人

    姓名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出自《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四。

  • 灵准
    灵准 (? ~ ?) 1 篇诗文

    僧人。穆宗长庆初年任长安两街僧录,奉诏往汾州开元寺迎请僧无业。又曾至襄阳。时人引其诗为佳句。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一一、《唐诗纪事》卷五七。《全唐诗》存断句2。

  • 吏部选人

    姓名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

  • 太白山神

    太白山信仰遍及关中全境及甘肃东部,然山神并非太白金星,而曰:三太白。大太白爷、二太白爷系面貌和善文官形象,三太白爷脾气差,则为黑面怒相武将。民间传说为伯夷叔齐周贲(或西汉周勃);于右任认为是尧舜禹;亦说周太王三子(泰伯仲雍季历);甘肃则认为郭马李大王。

  • 大易
    大易 (? ~ ?) 3 篇诗文

    见太易。

  • 苐五琦

    第五琦(711年或712年—782年),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理财家。天宝元年(742年),在陕郡太守韦坚手下任职。天宝元年(745年),韦坚被陷害,第五琦受到牵连贬官。天宝十三年(754年),第五琦担任须江丞。大历五年(769年),因鱼朝恩案受牵连,贬括州刺史。大历八年(773年),改任饶州刺史,大历十三年(778年),改任湖州刺史。大历十四年(779年),召为太子宾客。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八月卒,年70岁,一说71岁,赠太子少保。

  • 选人
    选人 (? ~ ?) 1 篇诗文

    唐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后沿用之。

  • 密陀僧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如满
    如满 (? ~ ?) 2 篇诗文

    唐僧。曾住五台山金阁寺,后居洛阳佛光寺。与顺宗讲谈禅理,帝大悦,益重禅宗。

  • 太易
    太易 (? ~ ?) 1 篇诗文

    荆州公安(今湖北公安)僧。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经公安时,有诗留别。又与司空曙为友;德宗贞元初,司空曙贬长林丞,以诗赠之。曾至洛阳、余杭天柱观等地。事迹见《钱注杜诗》卷一七、《司空文明诗集》卷上及其本人诗。《全唐诗》存诗2首,作大易。

  • 庸仁杰

    ?—975康仁杰,《诗话总龟》作唐,《全唐诗》作庸,恐皆误。泉州(今属福建)人(《诗话总龟》作全州,恐误)。南唐人。少为僧,喜儒学。后游江淮,陈德诚荐至金陵。时陈洪进据漳、泉,后主召问漳、泉风俗,仁杰对答称旨,遂授鄂州文学,补溧阳主簿。后至吉州括量屯田有功,入迁汾阳令。南唐亡,卒。生平见马令《南唐书》卷一四及《十国春秋》本传。仁杰善诗,好苦吟。其投陈德诚诗及《赠嘉禾峰僧》等诗,尤为人称许。《全唐诗》存断句3联。

  • 新罗僧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郢展
    郢展 (? ~ ?) 1 篇诗文

    《和汉朗咏集》作野郢展。曾自汴水东归,即兴赋诗。其余不详。《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 辨正
    辨正 (? ~ ?) 2 篇诗文

    俗姓秦,日本人。少出家。武后长安间来唐,学三论宗。善弈棋。尝出入于临淄王李隆基(即唐玄宗)藩邸,颇受恩遇。后卒于唐。《日本古典文学大系》本《怀风藻》载其事迹,并收其在唐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