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观

    唐河南洛阳人。肃宗乾元中,以策干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防遏使,以亲丧解。代宗广德初,吐蕃入攻,帝奔陕,观率乡里子弟守黑水,敌不敢近。累擢右龙武将军。德宗建中末,泾师叛,观即领兵扈从至奉天。帝还京师,总后军禁卫。兴元元年,拜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检校兵部尚书。在屯四年,励卒储粮。平凉之盟,潜择精兵伏险道,吐蕃遂未得志。后入朝,历迁少府监、检校工部尚书。

  • 李阳冰

    唐赵郡人,字仲温。李白从叔。为当涂令时,李白往依之。曾为李白序诗集。官终将作少监。工篆书。

  • 吴彩鸾

    唐人。自言西山吴真君之女。工书。文宗大和末,遇书生文箫游西山,约与俱归。箫贫不能自给,彩鸾日写孙愐《唐韵》一编,鬻以度日,历十年。

  • 李伯鱼

    生卒年不详。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善为文,官至青州司功。伯鱼卒后,其妻张氏归依其弟张说,武后长安二年(702)卒。事迹略见张说《李氏张夫人墓志铭》。《唐诗纪事》卷一七误云伯鱼玄宗开元六年(718)登进士第,后人多沿其误。《全唐诗》存诗1首。

  • 吴涵虚

    唐末五代时江西人,字含灵。出家为道士,居南岳,俗称为吴猱。相传涵虚好睡,经旬不饮食。能诗。约卒于后唐末帝清泰中。

  • 李旦
    李旦 (662 年 ~ 716 年) 3 篇诗文

    即李旦。唐朝皇帝。高宗第八子。初名旭轮,改名轮,又更现名。通训诂,工草隶书。始封殷王,改豫王。母武后废其兄中宗,立为皇帝。及改国号周,赐姓武,以为皇嗣。中宗自房州还,复为皇太子,封其为安国相王。及中宗被杀,其子李隆基起兵诛韦后,遂拥其即帝位。在位三年,传位于太子隆基,自为太上皇。卒谥大圣真皇帝。

  • 李洞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有诗三卷。

  • 李崇嗣

    生卒年、籍贯不详。排行三。武后时任奉宸府主簿,圣历中,曾与沈佺期等奉敕于东观修书。又曾任许州参军,与陈子昂有交游。事迹散见沈佺期《黄口赞序》,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序》、《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题李三书斋崇嗣》,《唐诗纪事》卷六。《全唐诗》存诗3首。

  • 李昂

    唐陇西成纪人。玄宗开元二年进士第一。后复登拔萃科。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二十四年,官考功员外郎,知贡举,为举人所讼。朝廷以员外郎望轻,乃改以礼部侍郎知举。后迁吏部郎中。昂幼学诗,及长,以文词著称。

  • 李林甫
    李林甫 (? ~ 752 年) 5 篇诗文

    唐宗室。李思诲子。小名哥奴。善音律。累迁国子司业,拜御史中丞,历刑、吏二侍郎,又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性柔佞狡黠,有权术。厚结宦官妃嫔,察伺帝皇动静,奏对皆能称旨。在朝十九年,专政自恣,朝野侧目,惮其威权。其为人往往阳示和好而阴谋中伤,无所不至,世称“口蜜腹剑”。晚年溺于声妓,姬侍盈房。卒赠太尉、扬州大都督。

  • 李从善

    940—987字子师,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中主李璟第七子。初封纪国公。进封邓王。中主显德末出使后周。后主建隆二年(961)徙封韩王。开宝四年(971)为太尉、中书令,使宋朝贡,被留。次年降封南楚国公。南唐亡后,宋授右神武大将军,迁右千牛卫上将军,出为通许监军。马令《南唐书》卷七、陆游《南唐书》卷一六、《宋史》卷四七八有传。《徐公文集》卷二九有其墓志。《全唐诗》存诗1首。

  • 狄仁杰
    狄仁杰 (630 年 ~ 700 年) 1 篇诗文

    唐并州太原人,字怀英。狄知逊子。举明经。为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时称平恕,迁侍御史。历宁州、豫州刺史。所至皆有政绩。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初复相。后出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安抚大使等职,率军追击突厥兵。入为内史。封燕国公。卒谥文惠。追封梁国公。有集。

  • 孟彦深

    唐人,字士源。玄宗天宝二年登进士第。天宝末任武昌令,与元结有诗酬答。代宗永泰初,曾与孟云卿等客游吴地。

  • 宜芬公主

    生卒年不详。姓豆卢氏。玄宗天宝四载(745),配奚霫质子。《全唐诗》存诗1首,出自《名媛诗归》卷一〇。

  • 周万
    周万 (? ~ ?) 2 篇诗文

    生卒年不详。一作吉万。永安黄冈(今湖北黄州)人。宣州刺史周择从之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进士及第。历仕未详。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下》、《唐诗纪事》卷二四。《全唐诗》存诗1首。

  • 林无隐

    生卒年不详。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吴越宰相林鼎之父。有诗名,唐末流寓明州。明州刺史黄晟能下士,无隐遂依之。事迹附见《十国春秋·林鼎传》。无隐所作之诗,尤以“雪浦二月江湖阔,花发千山道路香”二句为著名。《全唐诗》存断句1联。

  • 苗发
    苗发 (? ~ ?) 3 篇诗文

    ?—785?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宰相苗晋卿子。初为乐平县令,代宗大历中为朝散大夫、秘书丞,封龙门县开国男,转尚书都官员外郎,终于驾部员外郎。事迹见《新唐书·卢纶传》、常衮《授苗发都官员外郎制》、《唐才子传》卷四,今人傅璇琮《卢纶考》附考其事。苗发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李嘉祐、李益、秦系及十才子辈多与其酬唱。其诗多佚。《全唐诗》存诗2首。

  • 郎大家宋氏

    女诗人。玄宗天宝前在世。善作乐府诗,曾收入李康成《玉台后集》,列刘希夷前。事迹据《初唐诗纪》卷六〇。《全唐诗》存诗5首。

  • 法常
    法常 (567 年 ~ 645 年) 5 篇诗文

    唐僧。白水人,俗姓张。少习儒业,颇知梗概。年十九,从昙延法师学。太宗贞观中,召居普光寺,寻兼知空观寺上座。时听讲者众,四方而至,后皆为法匠。有《摄论义疏》、《玄章》等。

  • 姚崇
    姚崇 (650 年 ~ 721 年) 12 篇诗文

    唐陕州硖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开元年号,又改名。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武周时,累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道大总管。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崇参计议。睿宗立,进中书令,以奏请使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申州刺史。玄宗先天二年,崇奏治政十事,帝皆纳之。复迁紫微令,罢冗职,修制度。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崇奏请各道捕蝗,蝗灾讫息。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卒谥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