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昌符
    李昌符 (? ~ 887 年) 45 篇诗文

    唐人。李昌言弟。僖宗中和四年,昌言病,表昌符为凤翔节度使留后。昌言卒,制以为凤翔节度使。光启三年,反,犯大安门,不克,奔陇州。旋被诛。

  • 明月潭龙女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金车美人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 (? ~ 659 年) 15 篇诗文

    唐河南洛阳人,字辅机。先世出于北魏皇族。长孙晟子。太宗长孙后之兄。博涉书史,尝与撰《隋书》诸志。高祖武德九年,决策发动玄武门之变,佐太宗登帝位。累官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封赵国公。曾奉命与房玄龄等修定《唐律》。贞观末,受命辅立高宗。高宗即位,进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又奉命与律学之士条释唐律,撰成《唐律疏义》。因谏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削爵流黔州,自缢死。

  • 修睦
    修睦 (? ~ 918 年) 39 篇诗文

    唐末五代初僧,号楚湘。唐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虚中、处默等为诗友。五代初,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后死于朱瑾之难。修睦以诗名,尤长于近体,多咏僧居生活。有《东林集》,已佚。

  • 宣宗宫人

    姓名不详。《全唐诗》称之为韩氏,误。尝题诗红叶,置于御沟,为卢渥所得。后二人结为夫妇。事见范摅《云溪友议》卷下。《全唐诗》收此诗。

  • 崔国辅

    唐吴郡人。玄宗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因受王鉷案牵连,贬竟陵郡司马。及与陆羽游,品茶评水,时以为佳话。工诗,尤长五绝,颇存六朝吴歌遗韵。有集。

  • 戚逍遥

    唐冀州南宫女子。十余岁,即好道清谈,不为儿戏。嫁同邑蒯浔,不为尘俗事,惟独居一室,绝食静想,人以为妖。相传后仙去。

  • 终南山翁

    姓名、生平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一作陈季卿诗。事见《太平广记》卷七四。

  • 万楚

    唐人。玄宗开元进士。工诗。

  • 贺朝
    贺朝 (? ~ ?) 8 篇诗文

    唐会稽人。官山阴尉。中宗神龙中,与包融、贺知章等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

  • 刘知几
    刘知几 (661 年 ~ 721 年) 56 篇诗文

    唐徐州彭城人,字子玄。刘知柔弟。高宗永隆进士。调获嘉主簿。武则天时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迁秘书少监,参与编修《则天皇后实录》。又著《史通》四十九篇,于景龙四年成书。玄宗开元初迁左散骑常侍,仍领史事,坐事贬安州别驾。卒谥文。知几前后修史近三十年,主张秉笔直书,以为史家须具才、学、识三长。有集。

  • 刘得仁

    唐人。名或作德仁。穆宗长庆间以诗名。自文宗开成至宣宗大中三朝,昆弟皆擢显仕,而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卒无成。有诗集。

  • 罗虬

    唐台州人。懿宗咸通中,与罗邺、罗隐齐名,时号三罗。累举不第。僖宗广明以后,为鄜州李孝恭从事。传有妓杜红儿,善音声,虬请歌,不答。虬怒,拂衣而起,诘旦手刃之。既而思之,乃取古之美女有姿艳才德者,作绝句百篇,以比红儿,号《比红儿》诗,当时盛传。

  • 韩琮

    唐人,字成封,一作代封。穆宗长庆四年进士。武宗会昌中,为陈许王茂元节度判官。登朝为司封员外郎。宣宗大中五年,迁户部郎中。擢中书舍人。十二年,出为湖南观察使。军乱,被逐。懿宗咸通中,仕至右散骑常侍。工诗。有集。

  • 严武
    严武 (726 年 ~ 765 年) 12 篇诗文

    唐华州华阴人,字季鹰。严挺之子。以荫调太原府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肃宗至德中,拜京兆少尹。后迁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破吐蕃七万众,加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在蜀累年,肆志逞欲,恣行猛政,威震一方,吐蕃不敢犯境。旧相房琯有荐导之恩,武骄倨,见琯略无朝礼。最厚杜甫,然数次欲杀之。

  • 孙过庭
    孙过庭 (648 年 ~ 703 年) 1 篇诗文

    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字虔礼,自称吴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一说富阳(今杭州西南部)人(汉及三国时富阳属吴郡),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历任右卫胄曹参军、率府录事参军,陈子昂为他撰写墓誌铭:「四十见君,遭谗慝之议」。说他很有才华,并有大志,但生平不得意。因暴病于洛阳植业里客舍去世。 孙过庭胸怀大志,博雅好古,擅书法,工楷、行,尤长于草书,取法王羲之、王献之,笔法坚劲精熟,直逼二王,在唐代首屈一指,唐高宗曾经评价他「过庭小字足以迷乱羲、献」;陈子昂为他撰写墓誌铭:「元常既殁,墨妙不传,君之遗翰,旷代同仙」,把他比作钟繇;唐代的《续书评》:「过庭草书如悬崖绝壑, 笔势劲健」;宋代的《宣和书谱》:「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著《书谱》,原为两卷,传到明代时被严嵩装订为一卷,后被清宫收藏,并作为书法理论著作收入《四库全书》,原本现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另外有传为他书写的草书《千字文》,是后世的仿本,现藏于中国辽宁博物馆。今存《书谱序》,分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六部分,文思缜密,言简意深,为中国的书法理论奠定了基本框架。他认为书法内容是随著时代而兴起的,形式是因为世俗而变化的。他主张书法风格应融合各种风格兼取其长。从哲学角度分析了书法创作的变易关系。有墨迹《书谱》传世。

  • 蜀宫群仙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

  • 晁衡
    晁衡 (? ~ 770 年) 3 篇诗文

    唐时日本国人。玄宗开元五年随遣唐使来华,慕中国之风,留不去。改汉名朝衡,亦作晁衡。肄业太学,以成绩优异,任左春坊司经局校书,历左补阙、卫尉少卿、秘书监。与诗人储光羲、李白、王维等相结识,酬唱不绝。天宝十二载回国,途中遇险,误传其死,李白诗哭之。同年,再入唐。肃宗上元中,擢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后卒于长安。

  • 河中鬼

    这个人很神秘,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