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如海上驾金鳌,跋浪腾云势太豪。
霸气欲销千里远,神楼须压五层高。
古人颇尽经营力,来者何辞匠作劳。
圣代年逾周代久,此城永不有陀嚣。
-
又向山堂自煮茶,木棉花下见桃花。
地偏心远聊为隐,海阔天空不受遮。
儒士有林真古茂,文人同苑最清华。
六班千片新芽绿,可是春前白傅家。
-
滔滔三十六江流,齐到行台古渡头。
学海回澜动浮石,魁冈佳气起高楼。
久无羽檄催传箭,为采风诗暂泊舟。
手把新书授多士,风帆送我又端州。
-
端州四度阅兵来,今日春光晴后开。
著眼无非好山水,高眠难得此楼台。
窗前岚气凉如雨,枕底江声隐似雷。
回忆昔游何处胜,祗曾一榻卧天台。
-
支起欹廊得五楹,破廧修好著茶铛。
却从朴略粗疏处,聊寄消遥澹定情。
柳径不因邀客步,菊田还为种花耕。
依稀耆旧乡祠外,枨触秋怀是弟兄。
-
西斋静似野人家,小坐常宜散晚衙。
廊接五楹排杂树,窗开两面见秋花。
风须飒飒凉才透,雨纵潇潇听不哗。
好使樵青烧石䂪,嫩黄閒试六安茶。
-
余屡过罗浮山下皆未入山诚以地方供帐俗习牢不可破减从径行殊为无谓弓刀小队更非所宜乙酉冬阅兵惠潮六过此山亦惟遥看山色而巳(乙酉)
六次罗浮山下过,不曾去问铁桥津。
祗因俗吏能留我,未免名山屡笑人。
胡蝶聊同故园梦,梅花岂向达官春。
转因天界三峰远,离合烟云更有神。
-
雪消青草出晴沙,淡绿梅枝满著花。
石上寒泉冒深浅,风前春色试清华。
一峰巳染苔痕湿,半镜还分树影斜。
难得小斋閒坐久,夕阳时候启窗纱。
-
难得从容爱景光,今朝初觉暮春长。
石边蕉叶帘前绿,窗外花枝镜里香。
鸟压藤稍低著水,鱼跳池影上摇墙。
新茶一碗人清暇,不管西山下夕阳。
-
几番春雨乱红披,重到园林一月迟。
凉意转生亭午后,清光多在嫩晴时。
轻寒轻暖人初静,如水如云鸟不知。
待过黄梅好时节,新蝉嘶破影参差。
-
图书簿领共签厨,树木蒙茸六七株。
栀子花开风气暖,芭蕉叶大雨声粗。
石中溜似天台瀑,阶下池如雁宕湖。
多少洞天游不得,此间便是小方壶。
-
使君旌节驻杭州,民说公孙尚黑头。
铃阁竟如同馆住,弓韬间为入吴收。
山中办贼蛮烟净,湖上联吟春水柔。
四十年华五离合,几多欢喜几多愁。
-
壬戌孟夏由灵隐徒步过韬光庵直上北高峰顶癸亥夏日又至韬光留题韬光观海画卷中(癸亥)
潮声不到北高峰,惟见楼头海日红。
健足直淩山色外,诗情浑付竹光中。
胸前泉石千层起,眼底江湖一望通。
欲学乐天游两寺,那堪吟眺总悤悤。
-
平台石磴路三盘,到此方知眼界宽。
百尺梧桐扶碧柱,四围云岫倚红栏。
隔江风雨连潮听,入夜星河带月看。
本欲乘风便归去,琼楼高处况无寒。
-
卢龙古塞晓霜飞,千里阴山铁作围。
城窟水寒宜饮马,关门风紧乍添衣。
到来几树初黄叶,此去无山不翠微。
为语白檀沙上雁,江南依旧稻粱肥。
-
滦山秋霁御筵开,上将初衔饮至杯。
东走名驹大宛到,北飞驯雉越裳来。
鱼龙戏毕诸藩拜,薇芭诗成二雅材。
何幸使臣归述职,得叨恩命共趋陪。
-
卢龙塞内古渔阳,秋柳萧萧一万行。
边马归来犹恋影,晓乌啼后渐飞霜。
还思历下西风里,又过琅琊大路旁。
况是淮南悲落叶,隋堤千树接雷塘。
-
马秋药光禄用曹唐游仙七律体拟为古人赠荅诗一卷属于归途玩之效拟三首 其一 武林渔人误入桃花源赠隐者(癸亥)
桃花流水趁溪鱼,误入秦源见隐居。
与我谈如新读史,谅君藏有未焚书。
津边沮溺非依楚,海外神仙不遇徐。
若问相逢是何客,太元年代武陵渔。
-
马秋药光禄用曹唐游仙七律体拟为古人赠荅诗一卷属于归途玩之效拟三首 其二 桃花源隐者赠别渔人(癸亥)
桃源深处为逃秦,问荅何缘得主宾。
嬴氏帝应三十世,桃花红近一千春。
沧桑我尚悲黔首,鸡黍君休告外人。
洞口春风最惆怅,再来争得不迷津。
-
马秋药光禄用曹唐游仙七律体拟为古人赠荅诗一卷属于归途玩之效拟三首 其三 渔人重寻桃花源不得(癸亥)
万壑千岩路巳差,更于何处觅田家。
白云采采藏流水,红雨纷纷涨落花。
一宿山村疑梦幻,扁舟天地感年华。
永初以后谁相似,处士门前五柳斜。
[清]
1764 年 ~ 1849 年
阮元的诗文全集
共 985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