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须三宿问他乡,谁向花前笑索郎。
酿秫时光宜薄醉,调弦情绪动清商。
但教天下轻绵暖,何惜林间坠叶凉。
试种东坡三百尺,芟来终比暮春长。
-
渔阳八月已空枝,还是吴兴霜露迟。
飞鸟雨晴犹护羽,野蚕风定尚悬丝。
远扬试伐深秋后,光景能收落照时。
料有苕溪老桑苧,垂虹秋色满新诗。
-
谢蕴山前辈 自南康迁居南昌别业有池翁覃溪先生名之曰苏潭先是覃溪先生视学江西曾名南康苏步坊之井曰苏潭故蕴山前辈即以自号且绘苏潭图属题 其一 (丙辰)
先生清望似苏公,小住南昌别业中。
自有谢墩任人夺,却将苏步与师同。
百弓小圃堪盘鹤,半?方塘好印鸿。
为乞新诗压图画,瓣香先寄北平翁。
-
谢蕴山前辈 自南康迁居南昌别业有池翁覃溪先生名之曰苏潭先是覃溪先生视学江西曾名南康苏步坊之井曰苏潭故蕴山前辈即以自号且绘苏潭图属题 其二 (丙辰)
苏斋久巳入诗谈,更与西江水共参。
学士坊边新改井,先生溪上旧师覃。
论交白发清同照,若雨苍生味定甘。
五百馀年书卷尾,恐将终号谢公潭。
-
月轮还见十分圆,金绮馀情不夜天。
镫色照开花苑外,歌声飞过彩云边。
民腾善气春如海,官有清声酒亦贤。
同是南江持节者,共将欢庆祝尧年。
-
天为人和每放晴,望舒偏向小园盈。
春生北海宾朋坐,诗带东山丝竹声。
半月閒心疏簿领,一时仙吏话蓬瀛。
东风入律鲸波静,玉烛先调十二城。
-
去年修禊到兰亭,今日春江倚画舲。
上巳风光晴更远,富阳山色晚逾青。
要将觞咏临流水,还向纶竿拜客星。
濯遍尘缨何处好,钓鱼台下碧泠泠。
-
又放瓯江黄篾船,棱生风力透轻绵。
山来一一重相见,春去堂堂不受怜。
栝岭清流千百转,秣陵秋雨十三年。
今宵良话应无梦,泊近西堂对榻眠。
-
恐是芙蓉海上城,灵都望见月初生。
宵来定有胎仙过,春尽曾无杜宇声。
屐齿溪山閒后想,灯花诗句客中情。
请听一夜船头浪,巳觉东风暗里更。
-
朱阁琼台未及攀,长松纤草叩云关。
六朝山色禅光定,双涧泉声客性閒。
止观何人参智者,题诗此处是寒山。
老僧若问天台赋,惟有三幡句不删。
-
谁家有此好湖山,况是西风竹阁间。
秋水正宽情共远,宾鸿初到客将还。
汪伦潭上舟迎岸,辛渐楼头酒照颜。
为问净慈古开士,再来我可不缘悭。
-
南西门外竹檀栾,破晓移栽一百竿。
到处轩窗皆洒落,我家门径本清寒。
梦回凉雨疏疏听,坐对秋风细细看。
独抱愁心向谁说,此君遮莫报平安。
-
落日黄尘暗锦鞯,退朝且就曲房眠。
别开茶熟香温地,好待风饕雪虐天。
索尔新诗凭素壁,记人往事有青毡。
炉灯夜读慈机下,此事伤心二十年。
-
道光癸未正月廿日余六十岁生辰时督两广兼摄巡抚印抚署东园竹树茂密虚无人迹避客竹中煮茶竟日即昔在广西作一日隐诗意也画竹林茶隐图小照自题一律(癸未)
万竿修竹一茶垆,试写深林小隐图。
岂得常閒如圃老,偶然兼住亦庐吾。
传神入画青垂眼,揽镜开奁白满须。
二十馀年持使节,谁知披卷是迂儒。
-
正当山水奔腾处,更有高楼抵浪回。
初夏暑风出羊峡,三更皓月满崧台。
行随石磴层层转,卧使帘窗面面开。
为惜珠江太繁俗,海珠楼上有谁来。
-
道光癸未状元为广东吴川林召棠报至粤越华粤秀两书院院长同称喜复用三元诗韵一首(癸未)
文运三元西粤开,几年连向粤东来。
七千里外频闻喜,八十年中间出才。
岭海番禺承旧第,吴川水月起高台。
诸君说我多桃李,五管春风见六回。
-
道光辛巳恩科兼摄广东巡抚监临事和德文庄公乾隆庚寅监临试院中旧扁诗韵题甲子浙闱试院煎茶诗卷中(癸未)
珠江试院药洲旁,又看茶煎第一纲。
三榜连元期两省,五传登第喜同堂。
清风满座隔帘影,明月照人闻茗香。
一十八年成老辈,放闱还到少年场。
-
绛绡高向半天垂,十丈难攀最上枝。
因在堂西宜夕照,若生岭北更多诗。
清阴勿剪百年后,浓色常留三月时。
有此红云能捧日,牡丹那得染胭脂。
-
珠江雨后复炎蒸,杰阁初成快共登。
窗纳白云山一角,帆收黄浦浪千层。
顿除豪气凉停扇,为看禅光暮却镫。
高倚阑干提海印,莲花池外问南能。
-
莫讶牵船上岸居,绝无波浪一舟虚。
夹窗全借蕉榕竹,摊几惟留笔研书。
静坐岂能忘世虑,清吟方算是公馀。
若将绿影当秋水,比似珠湖可得如。
[清]
1764 年 ~ 1849 年
阮元的诗文全集
共 985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