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花至芒种前后乳外飞落白绵满院飘扬绝如柳絮名之曰桐绵且咏之(甲子)
青桐花发乳垂枝,飘落轻绵四月时。
淡白多沾么凤翅,清微雅称古琴丝。
石栏梅雨香无定,金井兰风影乍移。
虽让女桑能作茧,也如柳絮耐吟诗。
-
独拿小艇过西湖,狎鹭盟鸥好画图。
云影远浮双塔动,水光閒浸一山孤。
白苏磊落情非昔,韩贾荒唐事也无。
酒盏笙歌多歇绝,士民岑寂长官迂。
-
一卷新图好护持,送君应到凤皇池。
邀将金石论交契,付与湖山记别离。
谈遍五年书里事,藏来七子集中诗。
飞腾颇愿诸君去,但恼云山寂寞时。
-
两朝德泽满南中,越水吴山御舫通。
县圃马归犹勒石,鼎湖龙去尚遗弓。
百官载主来行殿,双辇扶轮过梵宫。
岂似连昌旧词客,风前但咏落花红。
-
吴山春满大观台,森戟凝香燕寝开。
柳絮白销三日雪,椒花红并一枝梅。
吟成彩胜庚庚健,画得金幡乙乙回。
共祝阳春真有脚,煖从堂上履边来。
-
导江已说岷山远,更远岷山路万重。
青海波澜皆是雪,金沙云气尚疑冬。
行春我到东川外,佳节谁教上已逢。
若把此川当曲水,一觞流去是巫峰。
-
竟将万绿换千红,祗在离家半月中。
清气胜于花烂漫,午阴比似屋帡幪。
不嫌墙角山光隔,更许桥头水色同。
惟有两般难并绿,一双白鹤一皤翁。
-
寄知曾在岭南人,万里滇池也送春。
两月晴多初望雨,终朝风起不生尘。
饥蚊飞蚁全无迹,夹帽重棉未离身。
爽垲已瘳双足疾,况于松鹤曰相亲。
-
滇南五月气犹清,云重为阴轻复晴。
非夏非秋别成景,不凉不热最怡情。
棉衣休用蒲葵扇,花院全无竹苇棚。
六十三年惯炎暑,幸将高爽快生平。
-
中伏新秋两不争,薄棉衣服过三庚。
华山昆海风才暖,冷雨轻雷气又清。
九夏竟无炎热苦,四时常得暑寒平。
遥思殿阁微凉处,笑我如怀献曝情。
-
小园蝶梦记秋亭,又是滇园梦蝶醒。
树静花凉秋淡沱,镫红月白意珑玲。
颇来乡思摇银烛,共写诗心入?屏。
更现中庭香塔影,似偕梦得上栖灵。
-
宿永昌池馆流泉树石湛然清华名之曰小兰津并诗示镇府诸公(丁亥)
莫言传舍为他人,汉郡无如此最真。
勒石先题古柳貌,引泉应号小兰津。
治功頫首思张翕,政事从头学郑纯。
今日升平同在此,一池秋水十分春。
-
千岁梅花千尺潭,春风先到彩云南。
香吹蒙凤龟兹笛,影伴天龙石佛龛。
玉斧曾遭图外划,骊珠常向水中探。
祗嗟李杜无题句,不与逋仙季迪谈。
-
铁石心肠宋开府,王冰魂魄古梅花。
边功自坏鲜于手,仙树遂归南诏家。
今日太平多雨露,当年万里隔烟霞。
老龙如见三沧海,试与香林较岁华。
-
余不能饮最多一杯而已滇园梅花盛开不可无酒命酿白糯数日即熟花下欣然小酌仍不能醉诗以自嘲(丁亥)
远游吾得渡澜沧,惜未随花入醉乡。
万蕊已成香雪海,一缸宜酿玉浮梁。
咏唫大可思何逊,慷慨如将傲杜康。
毕竟先生真醉否,深杯还是浅相尝。
-
惊蛰滇池尚未雷,东园已见杂花开。
月从金马坊边出,春向五华山外来。
却为芳林常秉烛,不妨清夜再登台。
感时两地成遥忆,凤沼轻冰江北梅。
-
滇南二月初三日,颇似江南上巳天。
晓色照人出城郭,春风引我到林泉。
玲峰峭壁龙池外,疏竹浓花佛阁前。
随处轻炉吹活火,近时茶隐又经年。
-
斋居小屋意从容,卧听茶声起看松。
窗外露寒双立鹤,城头风定二更钟。
掩书颇似学僧静,拙政还当愁我慵。
为忆选楼斋宿处,春花满院月溶溶。
-
仙馆东新开二方石池一栽荷一养鱼池上栽蘋果树二株梨二株并于园南栽橡养山蚕以为民先(戊子)
墙东荒地手亲锄,砌石栽花二月初。
两树甜梨两树柰,一池香藕一池鱼。
才教园客来烘茧,也看家儿学著书。
除却煮茶兼解字,更应何事算公馀。
-
花大如盘放样新,一枝何止十分春。
高扶浩态恐成醉,勃发艳红疑是瞋。
玉镜晕开香气力,紫泥催足暖精神。
惟怜南诏诗家少,莫道天涯无丽人。
[清]
1764 年 ~ 1849 年
阮元的诗文全集
共 985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