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名
射父,香獐。
气味
麝脐香:辛、温、无毒。
主治
-
气味
麋角:甘、热、无毒。
主治
补虚损,生精血。去风温,壮筋骨。用鹿角削细,加真酥一两,酒一升,慢火炒干,取四两;又用麋角削细,加真酥二两、米醋一升,慢火炒干,取半两;另取苍耳子(酒浸一宿,焙干)半斤,山药、白茯苓、黄芪(蜜炙)各四两,当归(酒浸、焙)五两,山药、白茯苓、黄芪(蜜炙)各四两,当归(酒浸、焙)五两,肉苁蓉(酒浸、焙)、远志(去心)、人参、沉香各二两,熟附子一两。各药通为末,加酒煮糯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二至丸”。
身体衰病(血脉枯槁,肌肤松薄,筋骨痿弱,饮食不思,四肢无力,扑枯发落,眼昏唇燥)。用麋角屑一斤、酒浸一宿、大附子(生、去皮脐)一两半、熟地黄四两,布包好,上下四周用大麦一程式转住,蒸一天,取出药、麦,各焙为末。以原用的浸药酒,添清煮麦粉为糊,和药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温酒或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麋角(削细、酥炒成黄色)五两、熟附子末半两,加酒、糊做成丸子服下。此方名“麋角丸”。
-
释名
斑龙。
气味
鹿茸:甘、温、无毒。角:咸、温、无毒。白胶(鹿用胶):甘、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九尾羊。
气味
羚羊角:咸、寒、无毒。
主治
-
气味
脂(熊白):甘、微寒、无毒。
胆:苦、寒、无毒。
主治
脂(熊白):
-
释名
似。
气味
犀角:苦、酸、咸、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伽耶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乌徒、大虫、李耳。
气味
虎骨:辛、微热、无毒。虎肉:酸、平、无毒。
主治
-
气味
甘、咸、平,有小毒。
主治
噎食病(数月不愈)。用狗宝研为末,每取一争,加威灵仙二两、盐二钱,共捣如泥,再加浆水一杯搅匀,去渣饮服。一天服二次。不过三日可愈。愈后服补剂。
痈疽发背,壮热烦渴。用狗宝一两,腊月黑狗胆、腊月鲤鱼胆各一枚,蟾酥二钱,蜈蚣(炙)七条,硇砂、乳香、没药、轻粉、雄黄、乌金石一钱,粉霜三钱,麝香一分,共研为末,以人乳一合,黄蜡三钱,和各药熬膏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至三丸,用白丁香七枚研调,水送服。暖卧,汗出为工。三服见效。后吃白粥补身体。此方名“狗宝丸”。
-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惊痫毒疮。
考释
-
释名
丑宝。
气味
苦、平、有小毒。
主治
-
释名
傅致胶。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牛皮胶、水胶、海犀膏。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
释名
沐猴、胡孙、王孙、马留、狙。
气味
肉:酸、平、无毒。
主治
-
气味
驴肉:甘、凉、无毒。骨髓:甘、温、无毒。驴尿:辛、寒、有小毒。
主治
驴肉: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煮汁空心饮,疗痔引虫。
驴尿:治反胃噎病,狂犬咬伤,癣疬恶疮(都是直接饮服),风虫牙痛(频频含漱)。
-
气味
马肉:辛、苦、冷、有毒。白马尿:辛、微寒、有毒。白马通(白马屎):微温、无毒。
主治
马肉:除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脊,治寒热痿痹。煮汁,洗治头疮白秃及豌豆疮毒。
白马尿:
-
气味
黄牛肉:甘、温、无毒。
牛乳:甘、微寒、无毒。
牛脑:甘、温、微毒。
角胎:苦、温、无毒。
-
释名
古、低、竭。
气味
羊肉:苦、甘、大热、无毒。
羊脂:甘、热、无毒。
-
释名
犬、地羊。
气味
肉:咸、酸、温、无毒。狗胆:平、苦、有小毒。
主治
-
释名
猪、豚、加(一指公猪)、志(指母猪)。
气味
加猪肉:酸、冷、无毒(一般猪肉:苦、微寒、有小毒。)
猪油:甘、微寒、无毒。
[明]
1518 年 ~ 1593 年
李时珍的诗文全集
共 883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