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名
蛤蟹、仙蟾。
气味
咸、平、有小毒。
主治
-
释名
壁宫、壁虎、蝎虎、蝘蜓。
气味
咸、寒、小有毒。
主治
-
释名
山龙子、泉龙、石蜴、晰蜴、猪婆蛇、守宫。
气味
咸、寒、有小毒
主治
-
释名
龙鲤、穿山甲、石鲮鱼
气味
咸、微寒、有毒。
主治
-
主治
一切多年障翳、弩肉、赤肿疼痛。用鱼子(活水中产下者)半两(以硫磺温水洗净),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谷精草、枸杞子、黄连(炙)、甘草、枳实(麸炒)、牡蛎粉,蛇蜕(烧灰)、白芷、龙骨、黄蘖各一两,白附子(炮)、白蒺藜(炒),黄芩(炒)、羌活各半两,虎睛一个(切作七片,文武火炙干,每一料用一片)。以上各药,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黎明时茶送下,午夜时再服一次。赤白翳膜七日后即减退,弩肉赤肿三、五日亦见疗效。忌猪、鱼、酒、面辛辣、房事。如果病眼受恼怒、饮酒、房事、风热等刺激时,没有疼痛感觉,即为死眼,无法治好。
-
释名
吉吊。精名紫梢花。
气味
(紫梢花)甘、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龙骨(按本草所称的龙骨,实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包括象、犀牛、马、骆驼、羚羊等)的骨胳化石)
主治
龙骨:甘、平、无毒。
龙齿:涩、凉、无毒。
-
释名
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香娘子。
气味
咸、寒、有毒。
主治
-
释名
地鳖、土鳖、过街。
气味
咸、寒、有毒。
主治
-
释名
虻虫
气味
苦、微寒、有毒。
主治
-
释名
白鱼、壁鱼、蠹鱼。
气味
咸、温、无毒。
主治
-
释名
蟪蛄、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土狗。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促秋、秋施、菊促、苦龙、何皮、癞蛤蟆。
气味
蟾酥:甘辛、温、有毒。
辛、凉、微毒。
-
释名
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
气味
咸、寒、有毒。
主治
-
释名
蝉壳、枯蝉、腹、金牛儿。
气味
咸、甘、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惊蟆
气味
辛、寒、有毒。
主治
-
释名
调、齐女。
气味
咸、甘、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地蚕、乳齐、应条。
气味
咸、微温、有毒。
主治
-
释名
蛆是蝇的幼虫
气味
寒、无毒。
主治
-
释名
长股、田鸡、青鸡、坐鱼、蛤鱼。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明]
1518 年 ~ 1593 年
李时珍的诗文全集
共 883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