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琴坞庶常 将出为县令所寓京城米市胡同有古藤二株自绘图卷索题(己巳)
吴山楼前多竹树,旧是诗人读书处。
瀛洲亭上看花来,偏我来时君又去。
君去正见江南春,韦杜东风不相遇。
记恋城南三宿住,两树藤花小琴坞。
-
夜雪迷路晓勿驰,具茨不见歧中歧。
驿卒独捉老马骑,为我觅路行逶迤。
皓然大块白玉版,我以轮蹄雕琢之。
又忽匝地成巨纸,细行草稿来题诗。
题诗直到黄河岸,横阻浑流望洋叹。
-
天际乌云含雨重,欲画此情笔谁弄。
楼前红日照山明,此景兼图更难共。
何期大理点苍山,石画天生出蛮洞。
黑云日影分五层,雨意相含补其空。
云中斜罅漏日脚,一片红光向山送。
-
我昔年四十,曾和白傅诗。
白年六十六,有诗言其衰。
七十欠四岁,我亦如其时。
我昔知命年,目力先差池。
今复十馀载,晶镜屡改移。
-
古人曾有言,地上即是天。
惟天为足倚,此外何取焉。
有莘特立人,不倚更不偏。
宛然中规矩,折方周亦圆。
所佩有缓急,在韦亦在□。
-
既不能为田舍翁,毛锥长剑谁雌雄。
不如治事有清暇,可以老圃兼老农。
东园古杮高五丈,二三千颗垂秋红。
凌霜摘落去其涩,甘脆与梨争异同。
秋来北地寄菜种,入土即绿成晚菘。
-
南云石幅天生奇,奇乃造物为画师。
烟云雨雪各有态,高山流水分四时。
造物笔墨何手持,何年穴山为画师。
岂独胜于画师画,更得巧合诗人诗。
子厚渔翁句久读,不料此诗在山腹。
-
大道何平平,到此已万里。
谁知坦途下,横贯巨川水。
溪深岸愈高,绝壁水面起。
惟此两壁巅,相接复相抵。
此桥真天生,百步平若砥。
-
非但养心兼养目,高年远宦少看书。
家人劝我言如此,我荅家人意可如。
岂有刘伶听戒酒,袛应轮扁老攻车。
此中也有长生法,不用三仙饱蠹鱼。
-
太行石画如云屯,人巧不到天工尊。
花石纲残汴河冻,雪浪斋破寒云昏。
苏公久别此石去,尚留铭字埋荒村。
黑水梁州玉斧划,别有大理开国门。
孙知微死八百载,点苍山里招其魂。
-
夜园月境幽,登台境更辟。
梅月守静虚,云山廊清白。
我见王辋川,近腊爱月夕。
我见苏东坡,月影玩竹柏。
我无裴与张,但与月主客。
-
邀游古岩穴,更在西山西。
遨头策骢马,山足指碧鸡。
松柏郁远翠,榆柳含新荑。
壑底响泉筑,岭边怵云梯。
石门谢康乐,林间孔稚圭。
-
参天玉兰立,拂殿红茶齐。
归途视每俯,平野望弗迷。
太华列屏障,滇池明玻璃。
偶然共遥集,聊复遵故蹊。
出山已蹉午,落日春风低。
-
三人二百五十岁,隐入竹林同所憩。
举瓯啜茗作寿朋,少破从前独游例。
桐城寿者百四龄,谈笑游行啮甘脆。
自言弱冠入滇池,眼见乾隆平缅裔。
浪穹老年七十九,手披经解讲六艺。
-
后圃閒地多,偶种数亩麦。
春来抽穗芒,有浪深二尺。
园丁携月镰,刈之付磨石。
霏屑出重罗,无以比其白。
今年饼饵香,旧腊雪霜汁。
-
老龙拔须电搜壁,南诏蛮藤如血赤。
昌黎唫罢香山唫,万里云天隔梁益。
我持节住六诏南,欲觅此藤无处觅。
园中自有老藜根,斫取数枝握青碧。
三年未免色模糊,半染苔痕半手泽。
-
古有骠国乐,今有骠国玉。
朝廷不宝之,此玉入流俗。
色不尚白青,所贵惟在绿。
炫以翡翠名,利欲共争逐。
佳者比黄金,价更倍五六。
-
残腊月将满,月下宜有梅。
古梅三十树,冲寒香半开。
梅边宜有鹤,双鹤立老苔。
与梅夜相守,不觉清钟催。
宜亭竹柏影,参差接东台。
-
点苍山里石,画绘皆天生。
乃不曰天生,翻云人画成。
子昂与子久,二难何可并。
房山力淳厚,倪迂多逸情。
既谢缣楮质,岂许丹青争。
-
门生屠琴坞以翰林改宰仪徵翁覃溪先生倡咏饯送遂亦以诗赠行(庚午)
展我泰华碑,磨我八砖研。
苏斋倡吟篇,旧友共相饯。
屠君正壮年,出宰我乡县。
乡县尚不陋,长江绕芳甸。
近者集盐艘,民风少为变。
[清]
1764 年 ~ 1849 年
阮元的诗文全集
共 985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