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亭林浮暝色,春月交黄昏。
梅花开一山,香影动清浑。
缓步石桥外,晚风柔且温。
澹沲池中波,写此玉烟痕。
参横不知久,独立愁无言。
-
命海塘兵剪柳三千馀枝遍插西湖并令海防道以后每年添插千枝永为公案(乙丑)
十里西湖波渺渺,柳不藏莺半枯藁。
旧树婆娑新树稀,折柳人多种柳少。
海塘一百七十里,万树绿杨夹驰道。
谁是年年种树人,骑兵巳共垂杨老。
长条齐剪三千枝,遍插湖边任颠倒。
-
天下有好官,绝无好胥吏。
政入胥吏手,必作害民事。
士与民同心,多有爱民意。
分以赈民事,庶不谋其利。
吴兴水灾后,饘粥良不易。
-
滇南才过立春节,已觉春光齐漏泄。
忽然一夜北风来,捲落漫天玉花雪。
我不见雪已八年,颇似故人成久别。
今日东园雪满林,翠柏青杉枝欲折。
况是梅花四十株,冷玉寒香同冱结。
-
屋前梅树老于我,窗后支床皆古松。
晚阶仍煮六安茗,早饭特剪东园菘。
西山朝来有爽气,太华夜碧闻清钟。
衰翁终不悟道妙,惟将戒慎持温恭。
-
摘我园中蔬,古人诗可味。
譬如咬菜根,其香涤肠胃。
我园春菜多,绿畦隔花卉。
每看家僮锄,亦课园丁溉。
折腰手亲摘,倾筐盈且塈。
-
桥东峻坂石突兀,桥西行人镫出没。
一楼窗外万山深,风弄溪声洗春月。
春月竟是出中多,百夷安乐春气和。
蛮花飞落山村坡,儿女吹笙跳月歌。
-
有花曰优钵,有鸟曰频伽。
诘屈闻梵音,便觉奇可誇。
频果乃大柰,滇产尤珍嘉。
首夏已堪食,季夏皆如瓜。
甘松若棉絮,红绿比玉瑕。
-
孟夏草木长,莽莽满一园。
翳林高百尺,密荫围青垣。
柽柳垂络索,覆瓦遮前轩。
新篁放万叶,稠绿盖石门。
池上开紫薇,池边多树萱。
-
吾游惜未登太华,却到华阳碧鸡下。
碧鸡山接太华山,西岳崚嶒名可借。
城里深居隔山色,可使高梯木成架。
金碧岑楼再构难,架木省工更廉价。
问名终是四方台,无瓦非楼亦非榭。
-
登台终日见昆华,恰好楼台住一家。
玉岭西横皆是翠,彩云南现半成霞。
千村绿稻真秋色,十里清滇是海涯。
更比乐天州宅壮,惜无元九寄诗誇。
以藜为拄杖,养得青藜出短墙,削成拄杖等身长。
-
夕阳山外沈,暮色起山内。
似有烟氤氲,亦非云叆叇。
初见青出蓝,继复螺染黛。
凝碧巳诧奇,生翠亦可爱。
更如紫电光,剑锋著霜淬。
-
浪花卷出青鳌头,旧句曾记天台游。
今来青鳌头上立,一览六诏边关秋。
远山叠若大波起,鳌足不动凌沧洲。
去年黔山过重九,老鹰崖上吟诗走。
诗如健翮但鏖风,那解情怜菊花酒。
-
峨峨点苍山,苍翠极可爱。
平列十九峰,峰峰染螺黛。
两峰夹一溪,十八溪为界。
林樾矗浮屠,岚霭罩阛阓。
何幸见此山,心目多所快。
-
文章与书法,确是唐贤派。
上溯东爨碑,古法尚不坏。
-
玲石立一峰,刻字在明代。
围宅有废兴,此峰故常在。
石寿几千年,勒字三百载。
-
柏亭始明代,亭前有古柏。
寿逾三百年,翠高六十尺。
昔植老僧庐,今森节使宅。
-
园中多古梅,数百年之寿。
春花正缛繁,苔身更坚瘦。
若较龙潭梅,彼老此尚幼。
-
定光寺里红山茶,红光不定摇朱霞。
古卉那肯在城市,南野独立枯僧家。
登楼看花及花半,尚有半出楼檐牙。
高柯难见更引领,浓艳极赏翻咨嗟。
青琅玕叶杂翠玉,红珊瑚树增丹砂。
-
华岳五千仞,崚嶒上金天。
若与滇池较,池在华岳巅。
池上有高山,名借太华传。
华阳勒国志,地括南中滇。
梁州与黑水,自古西南连。
[清]
1764 年 ~ 1849 年
阮元的诗文全集
共 985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