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嗣服之初载,首以忠之一字,褒显邦之臣二人。
亦既表百年之宗儒,遂复开千社之旧勳。
呜呼,英卫善用兵,房杜济以文。
惜先生之位弗克究,故先世之志亦终莫之伸也。
遗帖之存,手墨如新。
-
矰缴之冥鸿,人心所同。
是内举者何足以害其公。
世道之趋,或汙或隆。
此帖之存,所以愧今日之憧憧。
-
涂水涟漪未改,芗林风月如新。
一纸重观遗蹟,百年无复斯人。
-
纳交以道,不殊乎丘园。
观政以人,歎息于求贤。
言情以真,无事乎胁肩。
此前辈之流风,今不复见者几百年矣。
使览者跫然曰:古道之存,存乎尺笺,盍思乎勉旃。
-
吕氏一门,我朝韦平。
衣冠既南,孰为典型。
猗欤北扉,翰墨腾英。
难进之风,蔼于心声。
其进维何,风雷隠砰。
-
九派之沕潏,注于溟渤,寓此诗笔。
烟霞之痼疾,园涉以日,纾写盘鬰。
予于西江,搜抉遗轶,备体之一。
-
方长鲸之干诛,骇百川之腾浪。
撼坤轴其欲裂,有雍公之忠壮。
策数船之奇勳,射天狼于北向。
既旄头之夜殒,窘纷披而投仗。
歎微管其左衽,曾垂褒于素王。
-
书尺之作趋简便,情之所讬斯可见。
志虽少贬言犹婉,体虽少拙敬犹简。
堂堂相国缁衣彦,明哲自将亦通愿。
竦然述赞览遗卷,我欲以之参世变。
-
纵之而矩不逾,歛之而锋无馀。
实蕴而华敷,云烂而霞舒。
虽曰近世之书,亦足以为轩几之娱。
久而信,信而传,其殆留而为后世之须。
噫嚱石湖。
-
当平世而概想斋坛之国士,因送客而遂及阳关之旧知。
盖拊髀之思,在上弗替。
故淳熙之士夫,亦不敢一日而忘可将之奇。
斯帖之传,固未易例以近世之诗也。
-
紫巖之传,原委一忠。
遡而伊濂,根本一中。
事君致身,其用则同。
自我淑人,派于五峰。
力久积真,至公而充。
-
治粹于隆古,元凯之懿,根于笃诚。
世泽未倾,英髦代兴。
非不卓荦,绝乎迳庭。
而斯道之正,独未有以韦平之家,而继孟荀之鸣者。
岂天心之昌我朝,固得其人而后行耶。
-
道统之传,洙泗濂伊。
公于淳熙,万古一时。
言名之舆,世泯其辙。
皎皎纲常,首载先烈。
粤古大臣,以国为身。
-
真宰之出,维天降才。
既玉于成,勳名九垓。
山川出云,时雨必至。
道之将行,公揭魁瑞。
问学已正,渊源已充。
-
于惟绍兴,扶危支倾。
揠校涖戎,不识一丁。
先王奋呼,起自诸生。
经通谊明,笔妙墨精。
翠微之诗,五嶽之盟。
-
昔李西平之在凤翔,尝以直道致主。
慕魏郑公,虽叔度之进言,犹毅然而不从。
谓幸备于将相,讵爱身而苟容。
猗欤先王,亦师文忠。
凡引笔而行墨,皆刻志而比踪。
-
先王笔法源于苏,奕然世体繇庭趋。
奁中手泽他岂无,义与事比当特书。
巨编剪取删繁芜,盛心端可传遗孤。
百年小楷照乘珠,为问汗青谁董狐。
-
杰宇翬联接孔墙,盛朝人物仰堂堂。
凭熊曾识棠阴芾,睎骥何堪粃政扬。
配祀有人存折槛,奉祠无路愧题梁。
平山遗像犹多阙,幸趁春风荐羽觞。
-
海棠开后,红雨洒江。
春风路,窥杏非,剪葵榛。
绕梅魂。
满院禽声悄,扶醉起,初睡足,诮不似,玉奴辈,负东昏。
回首曲江,多少花边卧,高麒麟。
-
陶陶孟春,草木莽只。
白日昭昭,照下土只。
瘴烟浩淫,杂海雾只。
憔悴行吟,阒岛屿只。
公乎归徕,无嫪此诗句只。
[宋]
1183 年 ~ 1243 年
岳珂的诗文全集
共 1099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