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言无讇辞,居约见素守。
元无刀劈口,乃若神运肘。
立身本孤直,落笔已耐久。
家声到于今,此帖傥不朽。
-
汉大中大夫东方曼倩之对孝武曰: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序。
譬如以周召为丞相,仲尼居御史府,毕公高备拾遗,蘧伯玉为太傅,博士则以颜闵,执金吾以季路,卫尉以卞严子,光禄以仲山甫,郡守以子产,詹事以孔父,史鱼司直,申伯为御,下至旄头式候亦羿万之伍,则唐虞之隆,成康之际,陈功比德,自无以喻。
武帝为之大笑,盖甚言其难遇也。
今视元祐之时,彼固何足慕哉。
群贤拔茅,大奸脱距。
-
史本乎公,不厌于复。
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初无及于郑雍。
非亲札之具存,虽欲考之而孰从。
如王谊李祉之实迹,徧考史录,皆无预乎此案之中。
郦保姓名,亦各不同。
-
进筑之法,自古兵法所未有,而始于本朝。
予意其欲毁齿而儿不知,所以为是渐取而渐摇。
曾不虞乎兵分力疲,反足以启戎心之骄。
方圣主之侧身,凛天变之未消。
章吕合谋,惟敌是挑。
-
我登吞海,而帖适至。
事虽偶然,不啻有意。
彼江山者,秀无古今。
丘壑市朝,则二其必。
阿大中郎,煌煌虎节。
-
论书自晋始,盖因其风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习尚之笃而溺之于专。
维唐设科,身判书言。
作成自初,欧褚争先,薛靓张颠,颜真迎便。
中世而后,虽经生楷隶,犹得以扬镳而鸣鞭。
-
公谓是砚,生平之所无。
彼美砚山,乃易其所居。
既舍其所宝,聊假以自娱,其亦人之情欤。
-
昔大令书壁,作方丈大字,观者至数百人。
盖能书家尝以收敛观楷则,而以纵放观精神。
予观此书,大不失伦。
盖自智而慧者笔下有天真之悟,而惟清与净者胸中无一点之尘也。
-
呼嗟乎丕,摧干弱支。
予读此诗,何异乎煮豆而燃萁。
弔古以诗,观帖以奇。
瑶钿银泥,以侈厥题。
-
桑柘之利被天下,而不足以芘一女。
鬓蓬手筥,而身不缕。
云织雾组,便疏曲户。
世之类此者,又何可胜数。
是将谁尤,曰本是务。
-
华胄遥遥楚国,宗风的的曹溪。
唤起争名米老,奎光长照珍题。
-
事上官当以信。
溢美而言,是谓私徇。
唐君果何人,而得此于宝晋。
予盖于是三歎,则前朝之得士,而未暇及笔法之神隽也。
-
四诗之作,句新而词伉。
两轴之书,意轩而神王。
合此名蹟,奇变万状。
予得此诗,季春既望。
风激海而溅雾,月穿云而崩浪。
-
海嶽之东西,见于印而验于碑。
观乎此诗,景与物随。
于虖噫嚱,此皆是也,夫岂复有今是而昨非。
江汤汤其不移,山窿窿其不亏。
登兮览兮,予言其如之。
-
壶岭九华,营是一枝,何异乎持琬琰以易羊皮。
砚之不存,而宝此诗,抑类乎舍鱼兔而守筌蹄。
不我后先,得于斯是,几席江山,庶几见之。
-
公尝有净名之诗曰:殷勤顾景物,为尔老南徐。
考乎此篇,则出无晴雨之待,观无阴霁之殊。
昼呼竹舆,暮咏归涂。
既不舍于斯须,其必迩于海嶽之故庐。
如曰易砚山之宝储,登楼平章,维王及苏,自西徂东,乃获奠居。
-
月之行空,四海清辉,岂独于一观见之。
览层宇之翬,地高而天随,而后可以观公之诗。
-
野烧之观,予尝以为歎。
此诗之存,予又以为欣。
一鑑远耳,而戚休之以身,天乎非人。
-
赈济者何人,催租者何司。
有令如斯,而无救于背驰。
此古人所以设官以采诗也。
-
四朞之不到,雪与日杲。
停舟不棹,无嫌乎冲冒。
出此诗画,摹写天巧。
观之壮,思之老,诗乎可考。
[宋]
1183 年 ~ 1243 年
岳珂的诗文全集
共 1099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