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渠编宝笈,御笔灿星辰。
太上春秋高,翰墨尤入神。
小册仿米倪,超越无昔人。
何时落人间,词臣秘奇珍。
伤哉御座移,法物几蒙尘。
-
辟世欲何归,意中挟悲愤。
入山路已绝,下笔犹恨浅。
峰峦郁千叠,松枥森万转。
泉声自洗耳,云气常在眼。
先生江海士,游屐不惮远。
-
安吴矜其书,自诡已入圣。
攘之实高弟,孔颜隐相命。
此图名如愚,不违意可并。
一时号复古,秘诀擅拨灯。
援碑强入帖,惝况说难罄。
-
长沙乱后失相闻,抗节难污始见君。谁识伯休真卖药,还从太白细论文。
孑遗聊胜虫沙尽,危行宁妨鸟兽群。稍喜等身书已就,埋头端欲事邱坟。
君著《诸子文萃》,不日刊行。
-
君父有危急,臣子当自效。
事成福宗社,不成死忠孝。
玄宗不先请,此语实知要。
奈何裴冕等,首务上尊号。
名利驱天下,岂免害名教。
-
天下行同伦,中国本无患。
贼臣倡犯上,举世乃好乱。
排满实邪说,不义岂尊汉。
斯民既趋利,倒戈复何惮。
能发不能收,瓦解变愈幻。
-
文襄复新疆,首刊《吾学录》。理坏而匿作,响应一何速。
及序马君集,原乱论犹笃。犯上由放言,遂为天下毒。
伤哉今日祸,老辈固已烛。治世行同伦,礼义众所服。
邪说兴几载,遽令庙社屋。逸民秉家法,毛骨见卓荦。
吾生晚可哀,披图想河岳。
-
秉书以事君,自处在忠孝。
惜哉非甲胄,救国乃无效。
抱书窜穷岛,举国孰同调?
潜楼非人间,东海意已蹈。
此中不废读,放眼藐群盗。
-
乩仙降沪市,涉江往观之。
社公忽关白,灵真当涖斯。
须臾称洞宾,字如风雨驰。
笛声吹江城,一字已小奇。
泪尽为苍生,六言次犹疑。
-
酒楼灯下饭,飞虫争投盘。
肥浓久见欺,腹疾惊夜寒。
昧爽起盥漱,朝饥得澄观。
五味初无根,屏除岂为难。
泊尔忽见道,萧然罢晨餐。
-
五载居海滨,避秦幸有此。
士夫稍奔集,偷活贤转徙。
鬻字聊自存,俯畜繁食指。
同年互吊唁,屈指八九子。
诸公各厉节,可敬亦可喜。
-
遗山求修史,自谓忠于金。
委蛇贵臣间,枉尺岂直寻。
碑版谀佐命,降辱良已深。
致书干耶律,荐举诚何心?
后来托国史,蒙面羞儒林。
-
服衣若干尺,已能为正书。
冲龄婴世乱,举国负此孤。
逆竖不足言,满朝无士夫。
汗颜虽感旧,大义当骈诛。
刘卿藏数纸,每观涕与俱。
-
有书谁能读?有楼谁能居?君家百尺楼,兼藏万卷书。
当时有哲人,弃官赋归欤。抱书阅四朝,高行惊里闾。
与楼两峥嵘,始知德不孤。闻君述祖德,感时还嗟吁。
乱世能自免,保家惟业儒。此书与此楼,皎然无所污。
太息贤公孙,洁身真吾徒。
-
海棠凝脂已绝伦,樱桃薄醉如离魂。
粉光玉色难逼视,露华乍敛胜春云。
数株出檐满空雪,日光穿林雪中月。
近竹高枝见碧花,便觉茶香黯蠲渴。
去年恶风伤吾花,今年花事休相夸。
-
修短理难明,安得私所爱。
谁欤有大力,能令死相代。
祷天天为泣,诚极志竟遂。
救夫乃舍子,事与恒情悖。
守鳏誓不偶,生死见双义。
-
节义岂无人,戊庚略可数。
摧残及辛亥,士气久已沮。
毒后憎诸贤,要领膏锧斧。
女戎真自灭,烈士首袁许。
何怪亡国时,相率作首鼠。
-
涉江真畸人,山水兴不浅。
筑庵傍林舍,宿愿久未践。
偶然获此卷,失笑颇自遣。
居然洞庭西,缥缈窥叠巘。
乱作今五年,歇浦等潜遁。
-
入山迹易穷,意不若入海。
连峰上触天,此去通真宰。
我过劳山湾,惊浪没其趾。
朝霞弄黛色,万变作奇采。
刺船久在望,竟莫窥首尾。
-
几动应知事将至,世乱何人能负气。
霜红遗集忽重刊,相感无端岂天意。
太原节署三年序,学术人心郁深慨。
空将节义比斯人,竟作遗民有馀愧。
傅山垂老见太平,天下汹汹顷谁赖?
[清]
? ~ ?
郑孝胥的诗文全集
共 1473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