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料,并是天斟酌。
贮积拟孙儿,论时几许错。
死活并由天,贫富□□□,□(陈补「己」字)饿畏儿饥,从头少一杓。
(以上皆见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后列宁格勒分所藏敦煌写卷,卷末题:「大历六年五月□日抄王梵志诗一百一十首,沙门弘忍写之记。
」写卷前半不存。
-
世有一种人,可笑穷奇物。
闲则著五欲,急时便□□(项补「依佛」)。
□□□□□,□□持戒律。
好结无情伴,招唤共放逸。
心淨不[礼]□,□□□□□。
-
天下大癡人,皆悉争名利。
闻好耳卓竖,道□□□□。
□□□□□,各自称贤智。
一朝粪袋冷,合本总失智。
-
教你修道时,使你得长年。
他物实莫取,自物亦□□。
□□□□□,□□□□缘。
若无自他见,何处有心偏。
如斯不得道,从君更问天。
-
由心生妄相,无形本会真。
但看气新断,妻子即他人。
魂魄归五道,尸骸谢六尘。
验斯柏(项校「怕」)散坏,何处有君身。
-
福门不肯修,福失竞奔驰。
熟见苦乐别,偷生佯不知。
安身染著慾,贪世竟无疲。
故知地狱罪,怨佛无慈悲。
-
莫言己之是,勿说他人非。
道是失其是,道非得其非,白珪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理)不可为。
-
任意随流俗,凡夫信是非。
日常三顿饭,年恒两复衣。
不问单将复,谁论稠与稀。
但令无外事,祇尔自然肥。
-
学行百千般,澄心遍照看。
泥犁映兜率,因生有湼槃。
世间诸法相,浩浩亦其宽。
欲说深心义,无求最大安。
-
有此幻身来,寻思不自识。
言从四大生,别有一种贼。
能悉佛性眼,还如暗里墨。
计此似神通,输迴有智力。
若欲具真如,勤苦修功德。
-
若欲觅佛道,先观五荫好。
妙宝非外求,黑暗由心造。
善恶既不二,元来无大小。
设教显三乘,法门奇浩浩。
触目即安心,若箇非珍宝。
-
贪癡不肯舍,徒劳断酒肉。
终日说他过,持斋空饿腹。
三毒日日增,四蛇不可触。
天堂未有因,箭射入地狱。
-
道从欢喜生,还从瞋恚灭。
佛性[盈两](两盈)间,由人作巧拙。
天堂在目前,地狱非虚说。
努力善思量,终身须急结。
斩断三毒箭,恩爱亦难绝。
-
断诸恶,细细詃(项校「去」)贪嗔。
若使如罗汉,即自绝嚣尘。
将刀且割无明暗,复用利剑断亲姻。
究竟湼槃非是远,寻思寂灭即为邻。
只是众生不牵致,所以沉沦罪业深。
-
一生不作罪,又复非修福。
腾腾处俗间,遊遊觅衣食。
衣食纔以足,不事凡荣饰。
此则是如来,何劳住西域。
-
我本野外夫,不能恒礼则。
为性重任真,喫著随所得。
既与万物齐,方(项校「于」)□(张锡厚拨补「中」字)守静默。
一身逢太平,五内无六贼。
(见斯四二七七卷,转录自《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四年第二辑刊张锡厚《斯四二七七残卷考释》。
-
(上缺)剥削。
贮积千年调,拟觅□□□。
□□□□□,□□[□□]恶。
方便还他债,駈遣耕田□。
□鼻断领牛,杖打过腿膊。
-
人间养男女,直(项校「真」)成?养儿。
长大毛衣好,各自觅高飞。
女嫁他将去,儿心(戴校「征」)死不归。
夫妻一箇死,喻如黄擘皮。
重重被剥削,独苦自身知。
-
[□□□]有死,来去不相离。
常居五浊地,更亦取头皮。
纵百年活(此句缺一字),须臾一向子。
彭祖七百岁,终成老烂鬼。
讬身得他乡,随生作名字。
-
不见念佛声,满街闻哭[响](嚮)。
生时同毡被,死则嫌尸妨。
臭秽不中停,火急须埋葬。
早死无差科,不愁怕里长。
行人展脚臥,永绝呼征防。
[唐]
? ~ ?
王梵志的诗文全集
共 662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