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是无常身。
(同前)(按:本卷及下卷所录今人校订意见,皆录自郭在贻《王梵志记汇校》〖中国训诂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引录诸家有项楚〖简称项〗、袁宾〖简称袁〗、蒋绍愚〖简称蒋〗、周一良〖简称周〗、黄征〖简称黄〗、松尾良树〖简称松尾〗、戴密微〖简称戴〗及郭在贻〖简称戴〗等。
承袁宾同志提供资料。
)。
-
我今一身(任录作「生」)内,修营等一国。
管□□□尸(项楚校作「管属八万户」),随我债衣食。
外相(项校「想」)去三尸,□(陈补「内」字)思除六贼。
贪望出累身,□□入淨域。
-
生亦只物生,死亦只物□(任、陈皆补「死」字)。
□□□(项补「来去不」)相知,苦乐何处是?唯见生人悲,未闻啼哭鬼。
以此好□(任、陈皆补「思」字)量,未必生胜死。
-
世间不信我,言我□造恶。
不能为俗情,和光心自各。
财色终不染,妻子不恋者。
共□(任、陈皆补「你」字)□□(陈补「同」字)尘,至理求不错。
智惠(陈校作「慧」)浑一愚,我心常离缚。
-
王二语梵志:俗间无我师。
心中不了义,闻者尽不知。
我今得开悟,先身已受持。
寻经醒无我,披《老》悟无为。
君身(项校「神」)自寂灭,君身若死尸。
-
梵志与王生,密敦胶[漆](柒)友。
共喜[歌一]乐,同欣咏五柳。
适意叙诗书,清淡盃(一作「盂」)渌[酒]。
莫怪频追逐,只为相[知]久。
(按:此诗原卷中两见,兹据另一重抄处校补。
-
俗人道我癡,我道俗人[騃]。
两两相排拨,喽囉不可解。
世人重荣华,我心今已罢。
惟有如意珠,撩渠不肯买。
耽浮[五]欲乐,几许难开解。
-
嗟世俗难有,为住烦恼处。
尘危三业障,心造恒游生死因。
不觉四蛇六贼藏身内,贪癡五欲竞相催。
-
回波[尔](来)时[六](大)(均从任校)贼,不如持心断惑。
纵使诵经千卷,眼里见经不识。
不解佛法大意,徒劳排文数黑。
头陀兰若精进,希望后世功德。
持心即是大患,圣道何由可克。
-
法性大海如如,风吹波浪沟渠。
我今不生不灭,于中不觉愚夫。
[憎](增)(从任、陈校)恶若为是恶,无始流浪三涂。
迷人失路但坐,不见六道清虚。
-
心本无双无只(陈校作「佞」),深难到底渊洪。
无来无去不住,㺃(陈校作「犹」、任校作「独」)如法性虚空。
复能出生诸法,不迟不疾容(任改作「从」)容。
幸愿诸人思忖(原作「恃」,从项校改),自然法性通同。
-
但令但贪但呼,波(陈校作「般」)若法水不枯。
醉时安眠大道,谁能向我停居。
八苦变成甘露,解脱更欲何须。
万法归依一相,安然独坐四衢。
。
-
凡夫有喜有虑,少乐终日怀愁。
一朝不报明冥,常作千岁遮头。
财色□(陈补「只」字)缘不足,尽夜拪㨝规求。
-
不语谛观如来,逍遥独脱尘埃。
合眼任心树下,跏趺端坐花台。
不惧前后二际,岂著水火三灾。
只劝(陈谓「只」字衍,任谓「劝」字衍)遣荣乐[静](靖)坐,莫恋妻子钱财。
称体宝衣三事,等(任录作「葬」)身锡杖一枚。
-
法性本来常存,茫茫无有边畔。
安身取舍之中,被他二境迴换。
歛念定(任录作「之」)想坐禅,摄意安心觉观。
木人机关(任录作「挟开」)修道,何时可到彼岸?忽悟诸法体空,欲似热病得汗。
无智人前莫说,打破君头万段。
-
隐去来,寻空有,空有[毕](必)竟两无名,二境安心欲何守?不长不短鉴空心,若(任录作「君」)见空心还是有。
空有俱遣法无依,智者融心自安偶。
隐去来,勿浪波波走。
-
隐去法,隐去游朝市。
不离烦恼原,无希真妙理。
对境息贪癡,何假求高士?是非不二见,法界同昆季。
隐去来,大乐无基(项疑「机」)止。
-
教君有男女,但令遣出家。
如山复一壝(项校「㙺」,通「篑」),似草始生牙。
剃头并去发,脱俗服袈裟。
闻钟即礼拜,见佛献香花。
不思五等贵,宁贪驷马车。
-
危身不自在,犹如脆风坏。
命尽骸归士,形移更受胎。
犹如空尽月,凡数几千迴。
-
若个达苦空?世间无有一。
不见己身非,唯都(项校「覩」)他家失。
贪儿觅长命,论时熟癡汉。
终归不免死,受苦无崖畔。
非但少衣食,王役偏差唤。
[唐]
? ~ ?
王梵志的诗文全集
共 662 诗文